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68阅读
  • 0回复

2.0L日产逍客全线上市 能跨越新CR-V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初次看到逍客这款车的时候,当时着实产生了震撼,原来SUV的外形也可以做得这么精致,这么精华内敛。半个月前,在某4S看到逍客现车的时候,却被其稍显粗造的内饰映现了观感,原来厂里面常常将“轿车般的舒适”挂在嘴上,仍然只是说说而已的。但我那时候仍然相信,逍客有很大可能会掀起继新CR-V后的再一轮城市()SUV消费高峰。几天前,以“跨界•超越”为主题充满时尚气息的发布会在上海艾美酒店上演。发布会上,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宣布:2.0L逍客全线上市,共有四个级别的六款车型,厂家指导价自 16.78万元至21.98万元。东风日产最终还是选择了高价格高起点,而放弃了牺牲部分利润靠走量来迅速占有市场的打算。在如今的国产SUV市场,上市后的逍客忽然变得降低了温度,没有当初的那份神秘感,却多了一份敬而远之的生疏。曾经跟我一样把对逍客寄予同新CR-V一样的期望的朋友们,我们的期望恐怕即将破灭。

  价格的定位是最大的失望之处。从下表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与逍客定位相近的三款SUV车型为新CR-V、途胜()、狮跑()。从价格区间来看,逍客2.0升的价格定位要普遍比途胜和狮跑高,逍客2.0顶配版甚至比新CR-V2.0升顶配版价格还要高。然而,从车型上来看,很明显逍客要比其他三个品牌车型小一号,属于紧凑型SUV的行列。如果说定价高于途胜和狮跑是源于品牌的自信,那么定价高于同排量CR-V车型则有点令人无法接受。

  行业有一种说法,认为日产是在拿奇骏()和逍客双向夹击新CR-V。这种说法似乎有战略上的吻合,但是从实际市场角度来看,显然有点牵强。因为奇骏和新CR-V定位差异远非价格上的差异,其用户群体除了来自于价格上的差异,更多的是消费理念、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上的差异。而且该两款车使用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奇骏并未与新CR-V形成正面竞争。再说,如果真需要形成上下夹击的形势,逍客的定价也不可能与新CR-V相当,只会选择比CR-V低上一个价格区间,才便于树立价格优势并进行渗透。根据市场的预期,对逍客2.0升版本的心理价位应该在20万以内,下探应该突破16万;以这样的价格推出1.6升版本价格便可适当的介于13万到18万之间,与2.0升车型既相互呼应又互为补充。

  除了价格之外,国内市场SUV细分领域的的营销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逍客已经再难步新CR-V后尘。新CR-V开始紧销,源自于2007年新款上市后。当时的市场环境,一方面是自主品牌如长城、奇瑞等品牌在低端领域积重难返;另一方面,与CR-V市场定位和价格大致相当的北京现代途胜已经在长年来跟CR-V的竞争中全面落于下风;第三方面,高端进口SUV开始大举进攻国内市场,愈发显示中高端SUV市场的空白点;第四方面,由于整车细分市场越来越清晰,城市休闲型车开始备受城市用户的喜欢。新CR-V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代,再加上得当的营销手段,成功绝非偶然。现在,经历过一年多的市场发展后,更多车型开始涉足这一市场,逍客赶上的并不是最好的时机。虽然在今天的市场格局下,中高端SUV仍然没有太过于激烈的竞争。目前为止,逍客的竞争圈子还是集中在新CR-V、狮跑、途胜、科帕奇()等车型上面。但是很抱歉,逍客的上市时机选择的并不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今年的3月不再像往年的三月,再没有五一黄金周为三月的市场殿后,在这个时段上市的车型完全需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来蓄积市场影响,已经失去了天时。

  在价格营销手段上,新CR-V很好的利用了先抑后扬的策略。即定价吻合市场期望,但是通过饥饿营销配合加价销售手段来培植市场温度和提高盈利能力。去年下半年,新CR-V持续控制产能产量,以此营造出一种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果然看紧。经销商开始通过加价销售的形式来平衡订单排期,中国人民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开始暴露无遗,越是紧俏越是加价订单越是雪片般飞来。然而,逍客的市场定价已经高过了市场的期望。如果2.0升车型定价低于16万,毫无疑问它将具备新CR-V火热时的所有基础。但是在现在的定价体制下,产能不足带来的加价销售没有火热的可能,加价销售得不到拥戴市场就不可能持续高温。日前,逍客甫一上市,市场上马上就传出了加价3万提现车的消息。看来东风日产的经销商是疯了,对于新车的利润期望值太高,以至于杀鸡取卵。如此一来,他们难免将重蹈新雅阁()营销道路上的覆辙,实在令人担忧。

  同时,逍客的品牌形象的塑造并不算精辟。首先,从形象代言人的选择上,逍客未能求新求变。姜文作为新生代导演,近两年所导演作品更多适合于小众人群,而且多追求立意深刻,与逍客追求时尚新颖的城市生活并不能完全吻合。另外,对于“跨界”概念的生造和诠释并不到位,系列广告片行走于不同线面上的车影,勾勒的只是车辆行驶上的“跨界”,并未能影射出用车人心灵上的“跨界”。试问,这样流于表面的描述,如何能吸引高素质用户群体的共鸣?还有,逍客上市主题中提到的“超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是超越自己的过往还是超越竞争对手的从前?没有一个清晰的参照物,所谓的超越只是一纸空谈。很明显,新CR-V并不能凭借人为定义就成为逍客的跨越对象。

  东风日产是近两年来国内市场成长性最好的整车企业品牌。但是,从他们新车型推出过快,主力车型对于企业的责任不够,对于市场抗风险能力不足等方面来看,具体到每一个车型上的成功并没有太多可以借以炫耀的资本。东风日产08年的市场重心放在SUV市场和车型的培育上,逍客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但是至少从上市来看,逍客给人的信心不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