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奖
当年我放弃了更有物质诱惑力的东西加入到这个行业中。现在我把争名夺利的机会留给大家吧。
新京报:弃奖这种事情,一些大牌歌手也做过,你现在对奖项的失望来自于什么?
郑钧:说实话那天去那儿领奖还比较感慨,我的第一个奖就是在上海领的。当时我刚开始做歌手,而且那帮人后来都成了歌坛的中坚力量,老狼、那英、何勇……前两天站在那儿恍如隔世。其实我也不是失望,而是我家里这种东西太多了,多一个少一个意义不大。我也不想让人家老觉得我打压后辈,我想把这个空缺留给更需要的人,把这个争名夺利的机会留给大家吧,以后做音乐更轻松了。没有想到被弄成了体育比赛一样的事件,我觉得没有意思。
新京报:去年你发专辑时就曾经对乐坛现状发表了不少批评,上次你参加研讨会,论点看上去仍然是上次的延续。对乐坛“爱之深,责之切”。
郑钧:我以后再也不参加这样的研讨会了,特别无聊。这种状态下,已经不存在这个行业了。当年我是放弃了其他一些看上去更有物质诱惑力的东西加入到这个行业中的,做歌手是我的音乐梦想,有很多伟大的作品感动了我,让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很多美好的地方。但是现在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人关心歌曲和音乐了。
作为一个歌手和一个唱片公司的老板、制作人,我特别希望每年有很多好的歌曲出现,支撑一个唱片行业,应该每年至少有十张以上的优秀专辑出现。而现在我觉得咱们真的远远达不到。
选秀
咱们这儿选秀完了并没有出现高质量唱片。你们的艺人每年给你们创造很多的利润,你们给他们做了什么事?
新京报:在你看来,这一切都是因为选秀?
郑钧:选秀只是一种形式,并不是选秀只能带来负面效应。比如“美国偶像”每次选出来的歌手都非常非常优秀,有的出专辑拿了格莱美奖,音乐也好,唱得也好,也有人气,这是真的给乐坛注入了新鲜血液。
新京报:那你觉得国内的选秀呢?
郑钧:咱们这儿选秀完了以后,并没有出现质量很高的唱片。
新京报:没有好的作品、唱片公司急功近利,都是你批评的对象。至于选秀艺人,其实你批评得不多。
郑钧:我做过评委,也跟一些快男超女认识,在一起玩过、喝过,我也侧面地了解了情况,很多歌手因为选秀到最后进入五十强以后,都会跟公司签约,这一签就是很长时间,可是签的人多,出片的人少,很多人就被这个合约困死了。
那些有幸发片的,出个四五首歌,三四首歌,公司就开始给他们安排大量的演出和个唱,即使是出五首歌也能开两个小时个唱。你觉得这是对歌迷和整个音乐环境负责吗?
新京报:公司考虑更多的,可能是短期内市场有巨大的需求,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郑钧:但你给他匆忙制作的是次品,歌迷们因为爱屋及乌,所以也必须买这个产品,讽刺的是,他们一买就是很多张,但买完后他或许不会听这个唱片,这个唱片也没有好到可以吸引更多的非粉丝来购买。但是因为人气购买力还在,这样负面效果被掩盖了,到最后大家认为这个唱片出的音乐和歌曲没有付费去购买的价值,因为它根本不值。
如果真的是好作品的话,唱片销量下滑,网络上的下载应该增加得很快,可是网络上的免费下载也没有那么大的量,这说明大家觉得这些歌没法听。这种情况下这个行业会加速完蛋。每年没有好的歌出来,就出来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能凑合用的。你就三四首自己的歌,剩下十几首二十几首都是唱前辈们的歌,觉得有意思吗?这样再过十年以后,新出来的歌手还得唱三十年前的歌,那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意义在哪里?
新京报:选秀艺人在这里面是比较被动的角色。合约限制,包括一年一年新的选秀艺人出来的压力。
郑钧:他们也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我跟他们喝酒的时候,他们说得我也很郁闷:我想做自己的唱片他们不给我机会;我以为通过选秀到这个位置后可以实现原来的音乐梦想;我也写歌,也弄这些东西———但是包括陈楚生到现在都没有出正式的专辑,都是出的EP,别说他后边这些选手了。新的快男再开始,原来这批快男怎么办?
这些人是经过那么多轮的奋战以后赢得人气和地位站在这儿,你这么短期在一年内把他榨干以后再换一拨人,那他是什么?他是歌手,他的音乐梦想在哪儿?你既然把所谓的万众瞩目的偶像选出来了,那你下面要怎么办呢?唱片公司老板,经纪公司的老板,你们的艺人每年给你们创造很多的利润,你们给这些歌手做了什么事?你们除了把歌迷的钱骗到手里,你们做了什么事?
乐坛
周杰伦、甚至王力宏有很多歌都很不错。我预言,未来乐队文化一定会成为主流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新京报:你觉得当今的乐坛大大不如当年了。
郑钧:大陆音乐比以前退步得厉害。这里面有选秀的原因。相反台湾进步却很大,我觉得方文山、周杰伦,至少比我们这边一些新的偶像作品要好得多,而且其他的一些台湾艺人,包括像陶喆这些,甚至于王力宏,我觉得有很多歌都很不错,很认真地做。
大陆呢,从偶像工业上说,我们终于会打造自己的偶像了,但从音乐的角度来讲我觉得退步了。快男中,陈楚生拿了冠军我觉得是一种进步,一个会弹吉他的人站在那儿,我觉得是一种进步。
可是仍然有问题:既然你是歌手,你是最伟大的,最火的歌手,你给我们带来什么音乐了?速食食品销量都是特别大,因为它的营销手段都非常好,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有营养,而且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美味佳肴,它依然是垃圾食品。
新京报:在你看来,什么样的流行音乐发展模式不是速食食品?
郑钧:北京的乐队文化这两年在迅速增长,这就说明它有这个市场需要,我可以预言未来几年以后,乐队文化一定会成为主流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家会看音乐会,不管是摇滚乐队还是流行乐队,这种乐队文化一定会成为很主流的一种东西,因为市场会有这样的需要。未来年轻人组乐队可能是一个很正常很简单的事,组乐队就跟玩滑板一样,是生活中很时尚很重要的一部分。
新京报:你觉得所谓未来华语乐坛的巨星有可能是目前这类选秀节目造就的吗?
郑钧:我觉得能横扫全亚洲的偶像,他一定是有个性的,而且一定是才华横溢的,他的魅力和作品的魅力足以不受节目的影响。如果一个小小的节目都可以把你的个性完全抹杀,把你驯得像马戏团的猴子一样,那你不可能成为横扫亚洲乐坛或者世界乐坛的偶像,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