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984阅读
  • 2回复

《本草纲目》:中国的药物百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4-17

    《本草纲目》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珍贵遗产,然而最近却有外国“学者”发表《本草纲目》是“X国文化遗产”、“神农氏、李时珍是XX国人”的不和谐论调,这是对我国中医药文化极大的不尊重。为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保护民族瑰宝,武汉中联发起大型中医药文化挖掘活动,以武汉中联中医药文化之旅,弘扬我国传统中医药对世界医药发展的伟大贡献。

    巍巍中华,名医辈出;明有药圣,本草神话。

    有“药圣”之誉的正是我国明朝名医——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时珍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4-17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我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不仅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于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大理石雕象屹立在莫斯科大学的长廊上。《本草纲目》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1505年)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1595年)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4-17
    心比铁石坚,至死不怕难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闻也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然而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且性格刚直纯真,不屑学习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他专心学医,并向父亲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父亲终被李时珍的真诚打动,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导他。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繁,名称多杂,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穷搜博采”,不但参阅了大量书籍,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几年以后,李时珍回到蕲春老家,开始写书,花了整整二十七年,终于写成《本草纲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7 21:23:13编辑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