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71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中国这么强? 中国独舞亚运会:尴尬的骄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ny
 

发帖
2440
铜币
29719
威望
117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多哈亚运会,中国又一次金牌数遥遥领先。

    124枚金牌,这是多哈奥运会倒数第五天(北京时间12月11日)时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几乎占了已决出的总金牌数的一半。几个大项中,射击27枚金牌,中国得19枚;举重仅丢掉一枚金牌、体操落下2枚;乒乓球丢了一枚??

    本届亚运会,中国参赛的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3.3岁,一些颇具实力的老将因为伤病或其他原因并没有到场。自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后,中国在每一届亚运会都能轻松拿到100枚以上的金牌。

    1974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亚运会,成绩排在第三,到了1978年升到第二,从1982年开始就牢居榜首,并从此和其他亚洲国家拉开了档次。

    亚运会的关注焦点也转为日韩如何争第二:4年前的釜山亚运会,韩国凭借东道主之力,拿下96枚金牌,而日本仅获得44枚金牌。近几届亚运会中,除了广岛亚运会日本以一枚金牌胜出之外,韩国已经多次超越日本。但日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拿下了16枚金牌,远多于韩国的9枚。现在亚运会上,除了日韩互相较劲外,都已无力追赶中国,其他国家的实力更是与中日韩差距甚大,只能陪“太子”读书。

    为什么中国这么强

    中国占据亚运会的霸主地位有内外因素。

    中国一开始没这么强。上世纪30年代开始,日本人一直统治着亚洲体坛。中国独霸亚洲体坛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赶超日本的历程。很多项目,都是中国在亚运会、奥运会上超越了日本,达到世界领先的。

    日本现代体育运动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发展起来的。二战后,随着经济力量的恢复和增长,日本体育事业发展很快,成为世界上体育发达国家之一。

    其实很多国家都希望通过体育竞赛提高国际影响力,在东南亚、西亚诸国也是如此,他们不是经济相对落后,就是国家太小在政治上缺乏影响力。“为国争光”,这是中国体育人很看重的一句话,亚运会、奥运会上的金牌辉煌,确实为国人挣足了光彩。

    “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已经高度发展了,他们没有必要利用体育来为国争光。”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主任易剑东教授对本刊说,“日本开始转变,主要在国民健康、体育文化、建设体育设施投入,体育被更多地当作教育工作的一种手段。”

    日本政府并不直接领导体育运动,而主要采取民办官助的方式:政府用法律形式授权民间体育组织主办,经费主要靠民间自筹,政府必要时给予一定拨款,起监管作用。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采取的形式。

    虽然没有放弃为国争光的目的,但韩国体育也开始慢慢朝日本的方向靠拢。

    中国体育则是政府主导,政府主办,国内有全国运动会、省运会、市运会,项目大多都与亚运、奥运挂钩,这种体制较适合竞争亚运会、奥运会这种综合性运动会。而日本没有全国性体育运动会,仅有的国民体育大会也主要是传统项目、表演项目,富有更多的娱乐和联欢性质。

    从日本的表现看,柔道、棒球、游泳、排球、乒乓球、体操、马拉松等项目一直都是其强项,这些运动无不是日本人日常喜欢的运动。就拿游泳来说,有资料显示,日本人很小就接受游泳教育,日本的“旱鸭子”很少,多哈亚运会上,日本在游泳项目的金牌数与中国持平;问日本人怎么会爱马拉松,他们会告诉你要“坚持、加油”。雅典奥运会上,日本的16枚金牌都来自擅长的柔道、游泳等项目。

    从自发喜爱到专业擅长,这是很多国家形成自己优势项目的过程,如中国的乒乓球。

    发展壮大本国的传统项目也是很多国家的策略。“我国开展项目是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的一种宏观战略指导规划决定的。这是我们的缺点也是我们的巨大优点。”北京体育大学易剑东教授说。

    回看综合性的运动会,中国无论在什么项目上都能拿一些成绩,这是很多国家做不到的。为了争取更多的成绩,中国遍地开花般地开展项目。

    在东南亚,因为国内运动人口、发展资金都有限,所以各国纷纷把更多的精力投在国民感兴趣的项目上,甚至他们的目的仅是更小范围地和周边邻国竞争。和东南亚比,西亚很多国家经济实力雄厚,但他们也都是从本国的传统项目出发,在这些项目上不惜请高水平外教、送运动员到国外去训练比赛。

    “如果把钱到处投,他们老百姓也不干,他们不去搞综合竞争。”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主任易剑东曾到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交流。

    亚运会将来的变数

    “亚运会没什么可看的了。”这是很多体育观众的看法。中国的过于强大使很多比赛没有了悬念。

    不过,日本、韩国都正在“大步追赶”。

    日本在亚特兰大和悉尼奥运会上只获得了14枚和18枚奖牌,在亚运会上也一直被中韩压制。于是,日本政府在悉尼奥运会结束后立即筹划了一个“复兴计划”——《金牌计划》,这项已经计划到2010年的庞大工程,由日本政府亲自负责指导和实施,由一些大公司资助,并借助日本体育和科技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意在为日本体育的强盛奠定基础。

    “这是一种刺激性反应。”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易剑东解释说,“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太强把日韩给刺激了。但他们只是做了针对性的投入。其实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是不想这么干的。”

    本届亚运会的一个“意外”,来自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他受邀前来多哈观礼,成为大家的焦点是因为他表示,澳大利亚今后可能全面参加亚运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澳大利亚以17枚金牌排在第四位。如果澳大利亚得以参加亚运会,势必如澳大利亚足球队进入亚洲一样,给中国造成威胁,它将动摇到中国蝉联了24年的亚运会金牌霸主地位,但它也会使亚洲体育运动增加竞争度,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不过,12月5日,亚奥理事会现任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在多哈亚运主新闻中心“大羚羊”新闻厅的记者会上说:“我认为亚足联邀请澳大利亚加盟是一个错误,我们亚奥理事会有45个成员已经足够了,澳大利亚不会成为亚奥理事会的正式成员。”不仅如此,他还公开表示了对亚足联接纳澳大利亚的不解。

    2005年6月,澳大利亚足协得到了亚足联、大洋洲足联、国际足联的批准后“入亚”。目前,澳大利亚也是亚洲排联的一员,但亚洲排联包括了所有大洋洲国家。早前布拉特曾表示,澳大利亚其他单项运动组织也应该效仿澳大利亚足协加盟亚洲。不过,按照规定,亚洲单项组织在亚运会这样的综合性赛会上并没有决定权,但在实际比赛的组织(如亚锦赛)则是由单项组织来决定的。

    在澳足协入亚的前后,该国很多单项组织也先后离开大洋洲联合会,加盟了泛亚单项体育组织。澳大利亚奥委会秘书长克莱格·菲利普斯表示:“澳大利亚需要被邀请,我们会用积极的态度来考虑亚洲的邀请。”

    但亚奥理事会现任主席艾哈迈德的表态,可能关上亚运会面对澳大利亚的大门。至少在艾哈迈德执政期间,澳大利亚成为亚奥理事会正式会员的机会不大。

    有消息称,澳大利亚已经要求参加明年在澳门举行的亚洲室内运动会。但亚洲方面以赛事的预算不多为由,只允许澳大利亚成为室内运动会观察员。

    今后亚运会该怎么办?

    为什么中国只能拿到二三十枚奥运金牌,却能轻而易举地拿下100多块亚运金牌?是亚洲运动水平太差吗?其实并不如此。实际上,亚运会的很多项目都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在2004年奥运会上,中国、日本、韩国的金牌数分列3、5、9位,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亚洲军团的实力。这主要由于亚运会的比赛项目比奥运会多,而且很多项目对各国参赛人数也没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但无论怎样,亚洲各国的竞技水平差异大,在短期内很难拉近是事实,就像亚洲各国的经济差距很难缩小一样。中国独大、日韩居中,其他国家乱战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怎样让亚运会更吸引人,成了接下来亚运会主办方要考虑的焦点。

    亚运会创办于1948年,由当时的远东运动会演变而来。因为历史原因,很多亚洲国家长期沦为欧美的殖民地,所以当时很多项目都是欧美人的传统项目。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前中国奥委会秘书长魏纪中说,“亚运会之初,遵循奥运会的取向,限制比赛项目、参赛人数,让最好的运动员来参与,成为精英竞技体育,造成参与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十分活跃,亚运会变成了少数几个体育强国的争夺。”

    1982年,亚洲运动会联合会改组成亚奥理事会,由亚奥理事会来办亚运会,这让亚洲体育发展观念发生了变化。从1986年汉城亚运会开始,亚奥理事会着手研究改变政策,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武术、保龄球、卡巴迪、藤球等非奥运项目被纳入亚运会正式比赛,到本届多哈亚运会中非奥运项目达到了11个,占到项目的1/3左右。而且很多项目不搞选拔、没有参赛资格标准,完全放开,这大大提高了亚洲各国,特别是体育竞技水平不发达国家的参与热情。更多的成员国能在亚运会上拿到奖牌。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金牌分布在50%的参赛国,78%的参赛国拿到了奖牌。

    但项目多、人多也使亚运会无比臃肿,虽然非奥项目对场地的要求都不是很高,但对于亚洲一些小国来说,主办亚运会成了他们犹豫不决的事情,一方面它能为本国带来经济、设施建设、影响力等好处,但又害怕“吃不下”,新加坡就曾因此放弃了申办亚运会。

    规模庞大,这也造成亚运会无法效仿奥运会、世界杯,由各区域轮流举办。同时为亚运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个难题。

    为了使亚运会不再扩容,亚奥理事会采取了办各种类型的亚洲综合运动会的方式,给各项目的运动员提供参赛机会。比如,除亚运会之外,还有亚洲冬季运动会、亚洲室内运动会、亚洲沙滩运动会等,平均每年都有亚洲的综合运动会。

    亚洲已是全世界综合性运动会最多的大洲,阿拉伯运动会、东亚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等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可以把亚运会当成亚洲民族交流,不要当成奥运会的预演。”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易剑东认为,“亚运会应该保持亚洲运动员联欢的意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