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919阅读
  • 0回复

图文:末路狂奔 敌不过手铐追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命运天空
 

发帖
2377
铜币
26143
威望
56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6-03

    图为:湖北警方赴江西抓回一名逃犯(资料图片)



 图为:一盗窃逃犯被警方抓获(资料图片)
     
    
    □文/本报记者海冰 姜远海 特约记者李阳 通讯员董剑飞
    
    提要
     徒步4月余,磨破6双鞋,杀人犯躲进山沟做“猪倌”;赌场行凶后,“大哥大”潜逃异国做“马仔”……这些犯罪嫌疑人本以为能“逃”避惩罚,但天网恢恢,就算其潜逃数年,仍被警方抓获归案。近日,记者走近几名逃犯,以他们逃亡路上的故事,给世人一些警醒。
    
      低调“猪倌”落网记
    
      “斗地主”引发口角
    
     事情得从一场打牌说起。2002年9月13日,33岁的王五(化名)在老家随州与几名熟人“斗地主”,因手气不佳,输完了身上的钱,最后一把没开钱就要走。见状,在一旁看牌的街坊刘某说了句“什么货色”,两人为此发生争吵、打斗。被旁人扯开后,王五找来一把菜刀准备行凶,刘某见势不妙赶紧跑掉。“我跟他关系一直不错,他却让我当众丢脸!”回到家后,王五越想越气,顿生恶念,“得想办法报复他一下!”当夜,王五喝了酒后,持一把尖刀赶往刘某家,站在他家门口大骂。刘某操起木棒出来“应战”,王五趁其不备,捅伤其腹部,随后掉头就跑。可跑了没多远,刘某的侄子拎着木棒追来了,王五转身朝其腹部,又是狠狠一刀。后刘某经手术得救,其侄子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逃亡路上如惊弓之鸟
    
     作案后,王五深知案情重大,趁着夜色躲进了棉花地。次日凌晨,担心民警追来,他开始顺着京九铁路朝北潜逃。此后,王五白天在铁路附近找隐蔽的地方休息,夜晚顺着铁路继续往前赶。除非购买食物等生活必需品,他绝不与人接触,先后到达信阳、九江、南昌等地。
     2003年1月,当他一路步行来到福建三明市时,已磨破6双鞋,双脚满是水泡,无法行走。出逃时随身携带的3000元卖牛款也早已用完。为了生存,王五沿路乞讨,但仍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发现有人盯着他看,就赶紧低头走开。
     在三明市市郊,王五在一家屠宰场找到了份工作,每月领700元钱,遂决定不再往前走了。隐名埋姓打工之余,王五还经常捡破烂卖。2004年初,小有积蓄的王五辞了工,租了块三面环山的地,开始养猪。在他的勤扒苦干下,养猪场规模越来越大,资产累计达到30万元。为此,他还请当地人在养猪场帮忙。
     经济上富足了,王五仍如惊弓之鸟。为逃避警方抓捕,他从未与家人联系,也很少与当地人交往,还处心积虑地养了六只恶犬,一发现有陌生人在猪场附近转悠,便迅速逃到山上躲藏。因养猪场卫生条件差,臭气熏天,引起附近居民举报。当地一家电视台记者前往采访时,王五吓得跑到山上,躲了一个星期,得知电视台未曝光后才回到养猪场。
     时间渐渐流逝,但王五心灵上的折磨一刻也未停止。每到夜晚,一闭上眼睛,案发当晚的一幕幕就会在眼前重现,害怕落网的焦虑让他无法入睡,以致一听到狗叫声,就彻夜难眠。为摆脱恐惧感,他经常从凌晨6点忙碌到晚上12点,试图通过身体的劳累换来短暂的安眠。
     2005年冬天的某夜,王五被“轰隆”声惊醒,起床后发现一辆军用卡车翻入附近沟内,车上两人受伤。他赶紧用三轮车将伤者送往医院,凌晨3时许赶回去后,他又自掏腰包,租车将出事卡车吊起。事后,部队官兵送来上千元现金表示感谢,被他拒绝;官兵要他留个姓名,他吓得转身就走。
     还有一次,一对夫妻在附近公路被撞伤,肇事车逃逸,王五发现后,赶紧将他们送往医院救治。当地电视台获悉后,准备对王五进行采访,王五又逃到山上躲了几天。
     王五小时候家里穷,没读什么书。得知附近村里有个龚姓孤儿,因家境贫困几近辍学,便开始资助他上学,至被抓捕时,共资助了2000元。
    
      “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杀人嫌犯人间“蒸发”,随州警方的抓捕工作一直未停止。专案民警曾多次奔赴广东、浙江、江西等地开展工作,均无功而返。
     去年5月13日,民警接到线索称,王五可能藏匿在福建省三明市。专案民警孙洪斌等一行遂连夜赶往福建,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查明隐姓埋名的王五正潜伏在自己的养猪场内。因王五警惕性很高,且养有六只凶猛恶犬,为保证抓捕万无一失,民警决定白天跟踪抓捕。
     5月16日上午,趁王五外出收猪食时,民警乔装后一路跟踪。突然,民警大喝一声“王五”,他仿佛早知会有这天,呆呆站在原地,束手就擒。被抓后,王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押解回随州途中,王五已是一口普通话,不会讲家乡话了。
     王五作案时,其儿子小鸣(化名)仅10岁。案发前小鸣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王五逃匿的五年,小鸣成绩一落千丈,性格也变得孤僻。得知儿子情况后,王五数次痛哭流涕。他向民警提出请求,希望能见刘某一面,当面向他道歉。他反复说:“我儿子今年15岁,刘某的儿子14岁,希望我们的恩怨不要传到下一代去!”
     目前,王五已被判刑。本月初,记者在当地看守所采访王五时,他手中一直攥着一张老照片,那是儿子3岁时与他的合影。他回忆说:“被抓后,我突然感到一下子轻松了,睡觉也踏实多了。”
    
      跨国追捕“大哥大”
    
      血案震惊古城
    
     2006年1月25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古城蕲春一派忙碌,人们忙着打年货。一帮赌徒却藏身居民楼内,吆五喝六地摇骰子。当晚8时许,赌徒们兴致正浓,突然几名手持砍刀的男青年从后门窜进来,径直奔参赌的廖远(化名)而来,对着他就是一阵乱砍。见廖远被砍倒在地,逞凶者迅即逃离,上了候在门外的一辆小轿车绝尘而去。
     被吓呆的赌徒回过神后,赶紧送廖远去医院救治,半路上发现廖远气绝身亡,遂一哄而散。民警赶至时,赌场已空无一人。
    
      潜逃前定下“生死契约”
    
     临近春节,发生此恶性命案,蕲春警方高度重视。经调查,专案民警初步认为,这是一起报复凶杀案。很快,民警获悉,凶案现场的参赌人员已跑到了武汉,遂连夜驱车前往,在该市一家迪厅里将8名摇头晃脑的赌徒抓获。据赌徒供述,专案组很快锁定了制造这起命案的主要嫌疑人,即20多岁的陆一(化名)等6人。
     此时的陆一等人,早已坐着无牌轿车,朝黄石方向逃窜。途中,他让同伙把刀和手套都扔掉,窜到黄石市区,打电话探听消息,当得知廖远已死,陆一等感到情况不妙,遂决定分头逃跑,并相约将手机卡、银行卡、身份证都扔掉,“不得和家里联系,谁暴露行踪就干掉谁!”
    
      深入果敢 越境缉凶
    
     凶徒潜逃异地,追捕工作陷入了僵局。3月14日,专案组获悉,嫌疑人曾在广州、云南出现,遂秘密到达两地侦查。3月19日,又有消息称,嫌疑人可能已越境进入缅甸。
     蕲春警方随即向省公安厅汇报,省厅给予大力支持,派专人与时任蕲春公安局副政委的胡文雄等,连夜飞往云南,与先期到达的专案民警会合,云南警方也抽调骨干追逃人员协助办案。经一天一夜颠簸,追逃组赶到嫌疑人可能藏身的云南南伞镇,南伞镇位于中缅交界,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山水相依。
     在云南警方的帮助下,追逃组开着民用车三次秘密到达果敢,与当地“白司令”取得联系。“白司令”友善地接待了专案组一行,并派自己的警卫连长协助办案。经过三天秘密侦查,追逃组查明犯罪嫌疑人陆一果然窝藏在果敢,并摸清了他的具体位置。
     3月26日晚,警卫连长带着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在街头一家网吧里将正在上网的陆一一举擒获。经突审,陆一交待了其他嫌犯的去处。4月6日,专案组一行经过近万里奔波,将另5名嫌犯一一押回蕲春。4月8日,陆一也被押回蕲春,至此,“1·25”杀人案成功告破。
    
      “做梦也没想到被抓”
    
     为什么要杀廖远?陆一交代,2005年底,蕲春县蕲州镇的陈某在出租屋开地下赌场。陆一等人纠合在一起,在此“放码”抽头,牟取暴利。2006年1月,赌徒王某向陆一借了3万元,约好次日还清。次日下午,陆一等人前往讨债,王某只还了两万元,另一万元要求缓一下再还,陆一不同意。和王某一起玩的韩某,指责陆一不该逼得这么紧。陆一嫌他多管闲事,两人发生推搡,随即,其同伙对韩某一顿拳打脚踢后离开。之后,廖远带着韩某,来到赌场放出话,“陆一连我的徒弟(指韩某)也敢打,以后要小心点!”从此,陆一与廖远结了怨,并愈演愈烈,由此引发血案。
     初到异国他乡,陆一收敛了很多,他“委身”在当地一家街头赌档做“马仔”糊口。当面对果敢地方武装黑洞洞的枪口时,陆一大脑一片空白,他做梦都没想到,逃到这种地方也难逃法网。
    
      形形色色逃亡路
    
      输掉公款 副局长“插翅难逃”
    
     年近五十的邬某,原是湖北某县水利局副局长,因嗜好赌博,他先后挪用巨额公款、借“码”钱进行赌博,共输掉约60余万元,因被债主逼债,于前年底潜逃至北京。
     该县检察院接举报后,迅速立案并组织追逃专班,侦查邬某可能投靠的地方,后获悉,邬某的战友于某在北京市顺义区办了家小型工厂,邬某很可能就躲在该厂打工。追逃专班迅速联系北京警方,通报此情况。去年7月14日,北京警方在清查暂住人口时发现邬某的行踪,遂组织警力赶往该厂,将正在厂门卫室看报纸的邬某一举抓捕。
    
      蛰伏14年
      结婚生子后仍被揪出
    
     早在1993年4月8日,四川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发生一起抢劫杀人命案。案发后,嫌犯罗某、丁某等人一直在逃。该案于1999年8月23日被列为部督案件,该案主犯丁某被列为部督逃犯。
     作案后,罗某一直在潜逃,多年过去了,她感觉警方不会再找她“麻烦”,就在麻城住了下来。其后,还隐姓埋名与当地一男子结婚生子。但她未料到,14年后,她仍被警方“揪”了出来。原来,去年7月6日,麻城市公安局中馆驿派出所在办理二代证时,民警通过网上比对,敏锐地察觉眼前更名为罗晴的妇女,可能是网上通缉的一名疑犯。后经核查确认,罗晴正是罗某的化名。
     罗某落网后,交代了伙同其前夫丁某及另一犯罪嫌疑人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