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联集团拟撤股一百永达
汽车高管的位子坐不稳了,支撑他们的经销商们自然日子更难过。近日来,频频听到经销商“哭穷”,不少经销商正拟撤离令其痛苦的汽车市场。
昨日,上海证券报获悉,百联集团拟出让其所持有的上海一百永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全部47%股权,作价235万元。记者了解到,挂牌近一个月后,该部分股权仍名花无主。中介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曾经有意向方表示有意购买该部分股权,但不知为何迟迟未签约。
或许百联集团的两项规定令意向购买者看到了风险:“评估基准日到股权转让完成日,其间标的企业的经营性盈亏经审计后由受让方按其持有的比例享有或承担;股权转让总价款应当在产权交易合同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由受让方一次性付给出让方。”而上海一百永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经营业绩确实也不尽如人意:2007年,上海一百永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8570.6679万元、亏损111余万元;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为9461.6872万元,净利润仅为10万余元。按照2008年上半年的经销商盈利情况,将2007年12月31日定为评估基准日,上海一百永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仍然亏损。如此一来,接盘者将掏出比235万元更多的钱,才能得到这47%股权。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与其它汽车经销商相比,上海一百永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转手更为困难。因为该公司租借百联集团场地,因而无法坐享8年来土地升值的差价,而这才是多数经销商财富增值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其可以熬下去的理由之一。
不过,百联集团不是第一家“出售”汽车经销商的企业,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与其它的投资者相比,百联集团相对幸运,因为它还能收回大部分成本,有些企业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去年,在东莞车市火爆之时,深圳一家东风雪铁龙经销商在东莞寮步国际汽车城开新店,但今年已经无奈关门、退出东莞市场。
北京一些汽车经销商日子也很难过。在一些主流汽车企业的4S店中,只看到空荡荡的展厅,除了样车和4S店员工外,很少见到外人。由于没有多少生意,不少4S店的销售人员轮流放假。
中联汽车交易市场策划部的杨阳指出,年初,不少经销商就做好了“过冬”的准备。但大家唯一没想到的是,需求会回落得如此明显、如此迅速。
9月或迎来“小阳春”
在经销商准备过“冬”之时,一些汽车企业早已准备好“冬粮”,拟大干一场。
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无论是国家经济还是汽车行业,都已经进入了无可争议的“冬天”,吉利汽车很早就预测到这一点,并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吉利汽车集团将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要抓住“冬天”里的商机,要在“冬天”创造大希望、形成大优势。
李书福说得没错,这个“冬天”很冷,甚至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冷!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王晓明曾指出,从1至5月份汽车企业的利润率变化看,成本上涨的侵蚀程度并不大。我国18家主要整车厂家利润率7.4%,与2007年全年利润率相近。但6月份后的中国车市又一轮的“急刹车”,已经开始侵蚀利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有所回落,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82.55亿元,同比增长24.95%,增幅同比回落1.63个百分点。且19家重点企业(集团)中,2家(东南公司和昌河公司)仍亏损,其余17家保持盈利。
从全国19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的上半年业绩看,1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7年同期水平,13家企业增幅超过两位数。宇通集团、一汽集团和比亚迪公司增长率更是超过三位数,分别为182.61%、161.16%、138.87%。明显下滑的企业有华晨集团、东南公司,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3.19%、19.35%。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金融系主任、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明确指出,中国企业正面临着重大的成本结构调整,即“三个半成本”的增长——劳动用工成本;国际压力下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高涨;因节能环保而产生的成本;半个成本即为越来越重的纳税包袱,因为部分是人为的,故称为半个成本。
比李稻葵更深刻体会到“三个半成本”的是企业自身。自2007年底,上海通用就开始节约内部管理成本,诸如降低出差费用。安徽的江淮汽车更绝,普通员工出差尽可能坐火车,以降低成本。
更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将希望寄托在下半年或者明年销量增长上。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7月中国共销售乘用车48.82万辆,环比下降17.02%。此前销量看好的SUV和MPV下降最剧,环比下滑幅度超过18%。购买力下降的另一个指标是上牌数的下降。据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车产业研究室统计,2008年7月,上海国产轿车上牌数为12425辆,比2007年7月下降5.42%。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7月汽车企业和经销商促销力度创年内最高水平,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此外,燃油税油可能出台的预期,令不少购车者取消或推迟了购车计划。在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下,预计8月汽车销量将继续下跌。
多数汽车业人士看好9月以后的汽车市场。中联汽车交易市场策划部的杨阳指出,在经历了7、8月份短暂的低迷之后,9月份汽车市场便会走出谷底。
来源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