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中介困境写照 宁波慧聪遭遇集体讨薪
胡中彬 符慧
9月10日,办公室在北京西直门节能大厦的慧聪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宁波慧聪”)遭到了数十名员工的集体讨薪,这家主要做国际贸易的B2B公司正面临着最严峻的危机:资金紧张导致拖欠约200名员工工资有几个月了。这家公司正是上市公司慧聪网有限公司(8292.HK)下属参股公司。
眼下,由于海外市场贸易业务的惨淡,宁波慧聪CEO郑民正在为公司如何度过危机而发愁。要知道一年以前,他对公司发展还是雄心万丈。
牛市扩张
2007年7月,慧聪网将其域名使用权作为入股,持有宁波慧聪19%的股份。许多员工都还清楚地记得,在公司成立初期,宁波慧聪CEO郑民曾雄心勃勃地向大家表示,“公司的目标是要在第一年营业额达到1.5亿,用三年时间做阿里巴巴六年做的事情”。
阿里巴巴的成功案例触动着不少人的神经,郑民也看到了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巨大前景。郑民拥有加拿大国籍并在海外工作多年,对海外市场的业务空间和对B2B业务模式的潜力坚定看好,他开始全力打造面向海外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
B2B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宁波慧聪事实上相当于是一个外贸中介机构。而当时,看好这个产业的投资者比比皆是,他们渴望寻找到下一个阿里巴巴。宁波慧聪最后从几个有意投资方中选择了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拿到了250万美元的初始融资。
去年曾出现过的月销售收入超过700万元的大好形势,让郑民更加提升了对海外市场的乐观预期。“去年效益非常不错,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出乎我的意料。”
“当时的电话服务量一天能最多达到80个左右,非常忙。”宁波慧聪一位销售服务人员回忆去年底的工作情形。而当时,有不少员工能拿到上万元的月薪。
宁波慧聪也很快放出了独立慧聪网上市的口号,一些员工被告知,将被授予期权,甚至在南方的一些分公司中,开始流传出了期权授予计划的方案。
而郑民则在去年末开始进行他的扩张计划。北京总部的员工也在半年之内迅速发展到了近30名。宁波慧聪在广州、深圳等地的多个分公司相继开业。
最初,宁波慧聪的销售在借道慧聪网一段时间后,宁波慧聪开始培养自己的销售团队。慧聪前员工告诉记者,郑民在去年底时已经开始着力打造公司的“C计划”,招聘了20余个销售精英进行培训,拟最终选拔6个到各个分公司任负责人,公司这项计划的预算一度高达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