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为更好地掌握今年湖北省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湖北省物价部门对全省16个县(市、区),144户农调户进行了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的调查,其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单产略增,成本上升,价格上涨,补贴增加,农民收益大幅提高。
(一)早籼稻单产略有增加
据调查,今年全省早籼稻亩均产量433.6公斤,比去年增产5.5公斤,增幅为1.3%。全省早籼稻单产稳中略增的主要原因是:充足的日照和适度的气温,有利于早稻分蘖和苗势转化,使早稻秧苗素质提高;早籼稻后熟期气候适宜,谷粒增重快,空壳率少,结实率高,千粒重明显增加;收获期更是晴好天气,稻谷收获可以说是颗粒归仓。
(二)早籼稻种植成本上升
据调查,今年全省早籼稻总成本亩均达到498.90元,比去年增加87.68元,增幅为21.32%。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一是化肥价格迅猛上涨。从年初开始,化肥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且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导致化肥生产成本刚性上升,农民购买化肥支出持续上涨,全省早籼稻化肥费亩均106.11元,比去年增加32.27元,增幅高达43.70%。二是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机械作用程度逐年上升,农民种田机械作业范围覆盖到耕田、播种、收割、脱粒各个环节,加上柴油价格上涨,使得机械作业费大幅上升,全省早籼稻机械作业费亩均53.12元,比去年增加13.92元,增幅高达35.51%。三是农药用量明显增加。今年农民在除草、杀虫的农药使用量上大幅增加,全省早籼稻农药费亩均20.22元,比去年增加4.80元,增幅为31.13%。四是工价标准不断提高。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物价的刚性上涨,今年全省早籼稻家庭用工工价为亩均18.80元,比去年增加2.30元,增幅为13.90%;全省早籼稻雇工工价为亩均69.81元,比去年增加14.89元,增幅为27.11%。另外,农村耕地不断升值使得农民承包土地的费用连续上涨,全省早籼稻土地成本亩均46.83元,比去年增加5.57元,增幅为13.50%。
(三)早籼稻出售价格上涨、补贴收入增多
1、据调查预测,今年全省早籼稻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为88.12元,比去年增加13.32元,增幅为17.81%。今年早籼稻出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粮食危机的出现,粮食价格暴涨,致使进口减少,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粮价一路走高;二是原油、煤炭、硫铁矿、硫磺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导致化肥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推动了化肥等农资价格迅猛上涨,加上用工、机耕、机收费用增加,早籼稻生产环节成本同比大幅提高,种植成本的提升推动了早籼稻价格的上涨;三是国家提高了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77元,并于8月1日开始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5省区随行就市,敞开收购,此项政策对早稻市场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利好,国有粮企将加大新粮的收购力度,进而推动各方主体积极入市抢收,这对早籼稻价格的提升无疑是个超强刺激。如枝江市、京山县、汉川市、监利县、松滋市、蕲春县目前的出售价格每50公斤已超过90元,其它地区早籼稻的出售价格每50公斤大多在85元左右,比07年增幅均在17.5%以上。早籼稻目前的价格已远远高于国家的最低收购价,坚挺的价格给农民的增收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据调查,今年全省早籼稻亩均补贴收入48.30元,比去年增加19.35元,增幅为66.84%。由于全省各地财力以及原计税面积和标准面积的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的补贴标准有很大差距,以汉川市、赤壁市、京山县为例早籼稻每亩补贴收入已超过70元,而黄陂区、新洲区、孝昌市、应城市、松滋市每亩补贴收入却低于40元,补贴收入的差距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四)早籼稻种植收益增加
据调查显示,虽然成本上升,但出售价格的大幅上涨,致使今年早籼稻收益不断增加。今年全省早籼稻亩均净利润274.64元,比去年增加35.97元,增幅为15.07%;早籼稻亩均现金收益483.61元,比去年增加64.14元,增幅为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