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敌方会选择什么时机破坏水利、水电及核电设施,想达到什么目的?
答:根据以往的战争经验,此类设施遭破坏的可能时机有以下几种:
1、战争初期,敌方为削弱我方进攻锐气、迟滞我方进攻行动、争取其反应调整时间,而采取炸坝毁堤,或破坏核设施的手段。1979年2月,在我军对越反击战第一天,越军就曾采用这一手段妄图阻止我军的进攻行动。1979年2月17日,我军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我主力穿插部队通过那冈河逼近东溪时,越军扒开东溪以东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给我部队进攻造成了一定困难。
从台湾近年来举行的“汉光”军事演习可以看出,台军对破坏交通设施,以阻碍登岛部队在岛上的机动的做法十分重视,基本在第二阶段都安排有征召民间车辆堵塞重要道路,以减缓我军地面进攻速度,并在确定我军登岸前,自行破坏台湾重要港口等设施的演习科目。特别是,2008年5月2013马英九上台后再次提出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军事战略方针,更加重视所谓的守势战略,因此岛上阻“敌”的手段和方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2、战争过程中,敌方可能利用这种手段杀伤人员、阻滞行动、打乱对方作战部署、阻断后方部队增援、切断后勤供应等等。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为迟滞13军的进攻行动,打乱了日军进攻计划,炸开了黄河花园口大堤,最后迫使日军改变进攻路线。抗美援朝时期,美军对朝鲜北部的德山、慈山水坝等的轰炸就是为了达到阻断国内与朝鲜的交通联系之目的。1953年5~6月,美军对朝鲜的德山水坝、慈山水坝、旧院街水坝、龟城和德尚水坝进行了轰炸,使连接平壤和新安洲的铁路和公路均被冲断,导致我国东北与平壤的铁路运输中断。
3、战争相持阶段,敌方为削弱我方战争潜力,动摇我方战争决心,可能对我后方的此类目标进行打击。二战时期,盟军对德国鲁尔工业区上游的两座水坝及电站的轰炸破坏了德国的电力供应。1952年,美军为迫使中朝在停战谈判中让步,轰炸了北朝鲜水丰、甲山、长津和赴战4座水电站共13座发电厂,使朝鲜北部有两个多星期几乎完全停电,平壤的生产设施和鸭绿江周围的工厂全部停工停产,影响波及到我国东北地区,以后发电量恢复不到原发电量的10%。
4、在战争末期,敌方在穷途末路时可能孤注一掷或实行焦土政策。由于核设施被破坏后其对环境的破坏将很大,因此可能成为丧心病狂的敌方的最后选择,对此类目标进行攻击或自我破坏。二战末期,纳粹德国战败时就曾破坏了大量设施,并水淹了柏林的地铁系统;1945年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也破坏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其中就包括了水坝及电站等。
问:一旦水利、水电、核电设施被破坏,会对岛屿登陆作战产生什么影响?
答:以大家比较熟悉的台湾岛为例,台湾本岛则有主要河流19条,次要河流32条,普通河流101条,河流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分为东西两部分;其河流因受地形影响,大都流程短,落差大,多险滩瀑布,不易通航和横渡,河流下游多筑有防洪堤,并沿堤构筑有大量的“斜切阵地”;河流分布极不均匀,较长的河流都集中在西部,岛上战场
可能被自然划分为若干区域。由于台湾岛内东高西低,迎向大陆方向河流纵横,且多为西向河流,水利水电设施多在岛内横向中部。在这类地形上,抗登陆方即使在初期反登陆失败,也可以把剩余兵力收拢于东部山区,利用地理优势随时发难,此类设施一旦被破坏,对西部地势较低的战场影响较大。
台湾当局在今年5~6月份进行的“汉光24”演习中,演练了以炸毁汽车拥塞交通等各种手段阻止登陆方向纵深发展的科目。可见,阻止登陆方向纵深发展和在岛内的部队机动是台军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般认为,台湾岛西岸的淡水河口至大安溪附近的140千米地段较易登陆,且此段接近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登陆后对纵深威胁较大,但是此间有后龙溪、中港溪、头前溪、淡水河等较大河流,特别是南北流向的淡水河是台北市的天然屏障,它们上游有翡翠水库、石门水库等水利水电设施,如果被破坏对登陆方滩头阵地的扩展及向浅纵深的发展威胁较大;台湾岛南部大安溪至枋寮300千米的地段更是水系密布,台湾岛的6大河流中的5条在这之间,上游有德基水库、曾文水库、澄清水库、阿公店水库等多处水利水电设施,且这一地区沿岸纵深约20千米以上海拔在50米以下为灌溉区,而大部分水库在500米甚至1000米以上,落差较大;如果被破坏水流持续虽然较短,但水势较大,破坏性强。如果登陆方携带的渡河及防洪器材不足,如遇大水,部队行动必然迟缓甚至停滞。抗登陆方可能获得喘息之机,使其收拢部队组织反击成为可能;而登陆方也失去了在西部较平坦地带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机会,削弱了进攻的势头。
台军在制定“精实案”的同时,修订了所谓的“固安计划”,从过去的“滩头决战”改为“反制快速反应部队”,目的是在浅纵深消灭登陆部队,台军的防区基本上也是以曾文溪、北港溪、大肚溪、中港溪等自然分界线划分的,台湾岛西部的理想登陆地段长约400~500千米,登陆方有可能选用其间的多个登陆点,尔后在岛上相互配合响应。而水利设施的破坏可能将岛上本来就分散的战场再次分割,使部队相互孤立,支援困难,尤其在南部地区,台军部署了重兵,水利水电设施的破坏将使较大面积的浅纵深地带被分割,登陆方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在台驻军较少的中部,登陆部队被分割后也较难形成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