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享视频的“YouTube效应”体现了网络政治文化特质,颠覆了传、受众的分野,促进全民共同创作与使用者主导内容,弥补或突破主流媒体的报道不足,缔造了新的“参与文化”与“共享场所”。网民既是视频内容的制作者与提供者,也是其监督者和审查者。当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伦理从专业概念向公德概念转化,只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型塑批判性的“参与文化”,才能促进影像与网民的良性互动并建构健康的互联网媒体生态。
【关键词】分享视频 YouTube效应 新媒体 公众参与 电视
【作者信息】郭小平(1974—)男,汉族,湖北蕲春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视听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与风险传播学。
邮箱:guobagb@163.com
电话:027-62498125、87558093或1597209261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邮编:430074
(本文来源:网易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5 22:23:2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