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炳锡受审图 (摄影/刘晓哲)
人民网广州1月9日电(记者吴冰 通讯员段勇 林晔晗)1月9日上午,制造、贩卖、运输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达12.36吨之多的被称作“冰毒之王”的陈炳锡在广州被执行死刑。
滔天罪行:两年内涉案毒品数量达12568.85千克
1998年5月,陈炳锡通过“老三”介绍与刘招华(已判死刑)认识后,两人一拍即合,由刘招华出技术,陈炳锡和“老三”出钱、出力,合伙制造冰毒,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从陈炳锡小舅子陈某的手袋厂内开始制造冰毒,到后来因为生产废水毒死了附近鱼塘里的鱼怕出事而搬到宁夏银川市。陈炳锡下了“重本”,先后出资达1100多万元,在短短不到1年半的时间里,先后生产冰毒达12.36吨。 1999年11月4日,陈炳锡同伙罗建光、庄顺盛在广州被公安人员抓获。
陈炳锡在与刘招华的合伙“生意”做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与另一个“毒枭”张启生(已判死刑)的毒品“生意”也做得同样“红火”。1998年中秋节期间,张启生将毒品海洛因300多块(共100多千克),通过同案人朱二、阮亚明(在逃)从云南省运至广东省普宁市。在陈炳锡的指使、协助下,陈俊国(已判刑)将普宁市流沙镇赤水村人陈俊国的哥哥陈俊玉(已死亡)经营的一间手袋加工厂作为装卸毒品的场地,供张启生在该手袋加工厂内装卸毒品后运走。张启生在普宁市贩卖毒品海洛因后,陈炳锡将张启生支付的报酬人民币50000元分给陈俊国。1999年11月,陈炳锡得知张启生从云南购得一批海洛因,即与庄顺盛(已判刑)共谋买下该批海洛因。同年11月4日,陈炳锡指使同案人罗建光前往广州市白云区某停车场接运毒品,在广州市广汕公路与庄顺盛汇合后,将货物运到某仓库,在清点、验收毒品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公安人员当场缴获毒品海洛因108.85千克。
1999年11月,陈炳锡与其妻子陈宝玉为逃避公安机关的追查和法律制裁,从广西非法偷越国境,潜逃至泰国。后分别化名“林锦贤”和“陈玉”并使用伪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2003年11月4日,陈炳锡、陈宝玉在泰国被抓获,次日被引渡回中国。
面对狡辩:一、二审法院均判陈炳锡死刑
案件进入法律程序后,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陈炳锡犯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骗取出境证件罪、偷越国境罪,起诉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一审认定,被告人陈炳锡伙同同案人刘招华等人大量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甲基苯丙胺;伙同刘招华、张启生等人大量贩卖、运输毒品海洛因,其行为已构成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且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数量巨大,应予严惩;陈炳锡因毒品犯罪被公安机关发现后,为逃避法律制裁,伙同被告人陈宝玉畏罪偷越国境,潜逃国外,情节严重,其行为又构成偷越国境罪。并认定,陈炳锡在与刘招华、张启生等人合伙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共同犯罪中,是主犯,应对全部犯罪负责。对其所犯数罪,依法应予数罪并罚。广州中院于2006年12月14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处陈炳锡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陈炳锡等人不服,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广东高院于2008年4月2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陈炳锡及其辩护人辩称,陈炳锡两次帮张启生提供卸货的场所,均不知道是毒品海洛因;陈炳锡前后五次投资1000多万元与刘招华合作,均是由陈炳锡和罗建光一起交给刘招华的,与陈宝玉无关;生产出来的12吨左右的产品,是陈炳锡吩咐罗建光安排存放在某仓库等候刘招华处理,至1999年11月才知道是毒品海洛因。
广东高院在对100多份证据、证言进行反复查证、认定的基础上,于2008年11月7日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08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核准广东高院二审裁定。并认定,一、二审判决、裁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
最后忏悔:希望儿女不要受到父母的不良影响
“时光荏苒,五年了,在监狱里的漫长日子里,对亲人儿女思念之情时常都在,甚至做梦都与儿女团聚……希望儿女们以后能好好成长,好好做人做事,为社会做出贡献,不要受到父母的不良影响。”
这是陈炳锡在狱中给广东高院刑二庭法官的信中的一段摘录。
广东高院作出二审判决后,陈炳锡夫妇与家属有了一次短暂见面。记者看到,陈炳锡双眼通红,陈宝玉声泪俱下,不断劝告儿女要原谅他们,要儿女好好做人,不要重蹈覆辙。
2008年12月30日,广东高院委托广州中院送达了最高人民法院对陈炳锡的死刑复核裁定。
“老爸到这个地步已是没有办法。你们要保重身体,好好做人,违法的事情千万不要去做。” 2
009年1月9日上午9:10,陈炳锡押往刑场前,经法院同意下,安排了其与家属会面。陈炳锡的表情开始似乎很镇定,到后来已是伤感难抑,反复告诫三个子女:“在外面不要乱来,挣钱不可强求,千万不要乱来”。在说到“千万不可乱来”时,陈炳锡重复了两遍。
离开时,陈炳锡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