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3月,受表彰的“英雄侦察连”官兵合影留念。
核心提示
25年前,原武汉军区某师侦察连、现济南军区某集团军侦察营仪器侦察连,在边境重大军事行动中,以出色的表现成为享誉全国的“英雄侦察连”。全连135名官兵,有2个班荣立集体一等功,8人荣立一等功,49人荣立二等功,71人荣立三等功,72人火线入党。更加难能可贵的是,25年来,这群走出硝烟的官兵无论留在军队还是转业复员到地方工作,都以坚定的信念、不变的忠诚和恒久的毅力,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保持着英雄的本色。
许多人知道这个连队出了个闻名全国的重大典型丁晓兵,但并不知道在丁晓兵身后还有一群同样可敬的丁晓兵们。追寻他们的人生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这支军队及其每一个成员,将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一个失去右臂,一个失去右腿。两人截肢后作出这样的人生约定
2009年1月11日,星期天。
北京西郊,国防大学校园里,正在这里深造的武警某师副政委丁晓兵大校,深情地向记者回忆起发生在25年前的一个情景:
1984年10月30日,丁晓兵入伍一周年的日子。他在那场边境战斗中失去了右臂,他的战友、本连三班战士彭守安则在另一次战斗中失去了右腿。他俩做完截肢手术后,有一天坐在一条石凳上吹牛。彭守安说,失去一条腿不要紧,失去了一只手可就麻烦大啰,不是说“靠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吗?丁晓兵则说,失去了一只手不要紧,失去一条腿可就麻烦大啰,不是说“靠双脚走好人生路”吗?说完,两个人相互看了看,哈哈大笑起来。丁晓兵给彭守安打气:“只要有志气,单腿也能闯世界!”彭守安给丁晓兵鼓劲:“只要有出息,独臂照样撑起天!”
25年后的今天,丁晓兵已是全国闻名的重大典型、肩扛大校警衔的武警某师副政委。彭守安也已成为武汉铁路局驻马店车务段的优秀干部、铁路系统的先进人物,连续18年被评为“双文明先进个人”,连续1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去年国庆节那天,素有“小延安”之称的河南省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迎来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旅游团”:百余名四五十岁、体格健壮的男子汉,穿着便服,却唱着军歌,喊着呼号,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革命烈士墓前敬献花篮,并庄严宣誓。老百姓相互打听,这是什么部队呀,没穿军装却比正规军还威风!
他们都是丁晓兵当战士时所在连的战友,利用国庆长假回到老部队所在地,组织了一次有特殊意义的团聚。
当年送这个连队出征的原师长沈既滋对记者说,你们只知道有个丁晓兵,其实丁晓兵身后还有一群丁晓兵:一个既令人崇敬又耐人寻味的英雄群体。
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生活对社会,英雄们的血总是热的
我军一位高级将领曾经深情地说:尽管我的老连队早已撤销了,但我一辈子都依恋甚至依赖着它。在我人生每一个艰难和危难的时刻,只要一想起我的英雄连队,就会有一种神奇力量让我全身的热血都沸腾起来。对这一点,“英雄侦察连”的官兵们,感受格外深。
现任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侦察员的“捕俘英雄”张柱兵,在战斗中由一名班长直接提升为副连长。2000年从师侦察科长的位置上转业时,便定为副处级干部。这些年,他发扬战场上那股拼命精神,连续破获10多起大案要案及疑难案件,为国家挽回损失上亿元。在破案过程中,有两次还差点牺牲。他的职务总在原地踏步,可他一直干得热火朝天。他说,想想牺牲的战友,自己真的没有混日子的资格。
原六班副班长梁艺,2002年从团副参谋长的岗位转业时,有关部门的同志打开他的档案,特意告诉他:“你立过二等战功,战后在部队又多次立功受奖,获得过那么多荣誉,你可以挑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可梁艺偏偏就选择了武汉市武昌区禁毒大队禁毒警这个工作。他说:“我是侦察兵出身,我要用我的强项来为社会服务。”果然,他一到新的岗位,就开始大显身手。转业5年多时间,他就破了六七起境外贩毒到国内的案件,抓获涉毒嫌疑人达40余人。他说,我只有这么做,才敢拍着胸膛说“我是‘英雄侦察连’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