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楚陶之生动朴实 曾经坛坛罐罐的生活 --]

-> 家居生活 -> 楚陶之生动朴实 曾经坛坛罐罐的生活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缘份天空 2012-02-26 22:20

楚陶之生动朴实 曾经坛坛罐罐的生活

[attachment=6733]
小巧玲珑的茶壶、陶枕、陶坛等。
[attachment=6726]
文革前期陶器。
[attachment=6730]
人民公社时期制作的陶器。
[attachment=6731]
藏家程远斌近照。
[attachment=6734]
远古时期的陶器。
[attachment=6735]
做工讲究的清代陶烛台。
[attachment=6728]
被称为“中国字谜第一坛”的陶罐。
[attachment=6727]
老程家的陶器满满当当,却又各具特色。
[attachment=6732]
战国时期的三足陶壶。
[attachment=6729]
锁口坛上的瑞狮琐头,霸气十足。

缘份天空 2012-02-26 22:22
[attachment=6736]
“状元打马游街”陶罐,刻画的100个人物栩栩如生。
[attachment=6737]
牛郎织女。



湖北藏家程远斌,20多年里收藏楚陶2000余件,现正筹办湖北楚陶博物馆。近日,记者到其家中探访,方知楚陶之积淀深厚、楚人制陶之生动朴实。

大块头的水缸、酒坛,小巧玲珑的茶壶、手炉,普通人家的泡菜坛子,归元寺昌明法师的师父用过的托钵,甚至战国时期的三足陶壶……程远斌160平方米的家,是一个楚陶的世界,阳台、厨房、卫生间,一切能利用的空间里,皆是坛坛罐罐。
生长于江汉平原的记者,置身在这个世界,思绪一下子回到童年:近半米高的陶坛里,盛着的是花生、瓜子、麻花;稍小一些的陶坛里,装的是晶果、麻枣之类的零食;更小的陶罐,里面则是糖稀、冰糖……安置这些陶器的房间,是小孩的天堂,心里的馋虫总是牵引着目光,时不时地往这个房间里瞄。
时光荏苒,那些寻常人家日常使用的陶器,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相较于那些阳春白雪、供人赏玩的官窑陶瓷,湖北楚陶就是粗壮憨实的下里巴人,胎体、釉水、纹饰、造型诚实厚重、朴素可爱。随便拎一只中等形制的陶罐,人也会敢到吃力,粗略估计有20几斤,大的陶缸更非一人之力可抬。摸一摸器物的内外壁,能明显感受它的厚实,不愧是百姓家的生活用具,经久耐用。
据可考证的史料,湖北制陶场、坊自明、清、民国以来,全省共有陶器厂148家,瓷场24家,技术精良。最早体现湖北楚陶卓越技艺和艺术热情的,是屈家岭遗址出土的彩陶,它薄如蛋壳。石家岭出土的大量形象生动的鸡、羊、猪、狗、人等陶艺作品,同样全国罕见。另外,汉川马口窑、麻城蔡家山窑、蕲春李窑、京山雁门窑等,均不乏陶艺精品。
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陶器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舞台,窑厂纷纷倒闭,艺人散失、技艺失传。

“八王面前一对瓜,一颗明珠在王家,二十三天下大雨,和尚口下吐泥巴。”
这是程远斌收藏的一件陶坛上刻的字,该陶器被称为“中国字谜第一坛”。稍加思索,可得出打油诗的谜底是“金玉满堂”。陶器上四面都有一首打油诗,分别是4句祝福,如“福如東海”、“寿比南山”。楚人通过陶艺来传达祝福,既生动活泼,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些陶器展现了湖北特有的传统习俗,如锁口坛。外观上看,锁口坛与其他坛子并无差别,只是坛口有盖,盖侧与器物颈部有对穿孔,可横穿锁具。相传江汉平原的风俗中,嫁女儿时便用这种坛子作为陪嫁,婚后夫妻各自用一把锁锁住此坛,要一同开启才能取出放置其中的物件,表现夫妻同心。
高中状元,打马游街的习俗,陶器中也有表现。程远斌给记者展示了一件陶器,坛身刻画着100个人物,个个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它描绘的是清代咸丰年间湖北武昌发生的状元打马游街的景象。
八仙过海、十八学士、醉打金枝、牛郎织女……楚陶的纹饰颇具特色,很多作品都能够体现湖北的风土民情,它们往往看上去粗糙,细品之下却有一种不为人觉察的细致。程远斌家中的一张陶桌,纹饰竟是夏菊花杂技。
楚陶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文革等历史事件,均有纹饰或文字反映,如“抗战胜利”、“不信地主鬼板眼”、“一食堂”,而一个不起眼的陶罐上,刻着“铁血十八星旗”。
湖北陶瓷多年来一直采用手拉坯,生产出来的器件往往生动地反映出制作工匠的心情和偏好。“戊巳本是命,万物土中生。本来是瓦器,费了多少心。”陶器上简单的四句话,写出了荆楚人民对楚陶文化喜爱和传承的心声。
生活气息浓郁、紧随时代节拍、艺术通俗易懂,是楚陶的显著特征。同时,楚陶工匠随性率真,创意不拘于泥又开阔大气,十足的楚人性情。

程远斌出生于天门九真,地域与京山和汉川相邻,而京山、天门正是民间陶瓷文明的源头。他祖上三代都是以挑“窑货”为生,家中常常摆放放着没有卖完的陶器。耳濡目染下,年过花甲的程远斌从小就热爱楚陶。
不仅爱好收藏,程远斌对楚陶的研究亦颇深入,收集有1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他认为,中国陶瓷史上无楚陶的地位,并非专家刻意忽略,而是湖北人自己没有收集、没有研究,导致缺乏为人了解和认同的基础。楚陶是鲜活的荆楚文化符号,这一文化遗产正面临即将消亡的危险,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目前,程远斌已在武昌区彭刘杨路租赁800平方米场地,拟开办“湖北楚陶博物馆”,公开对外展示楚陶精品,传扬湖北陶瓷文化。民办博物馆的申报方案,已初步得到文物主管部门认同。
据省文物局介绍,一旦批准民间博物馆成立,藏家所陈列的藏品将不能作为商品交易买卖。程远斌说,“金钱如流水,文化传千秋”,只希望更多的人领略湖北陶瓷古老的魅力。
编者配诗
咏陶
性和不惮良工塑,器用日常不拒贫。
质本土来还土去,何须火里认前身。

风吹杨 2012-02-27 14:26
现在很少见了

ruiusy 2012-04-13 23:04
不错不错!!











吴缤斌 2012-06-01 17:45
楼主你太好了

蓝蓝天上 2012-08-30 23:45
我顶啊。接着顶








99100901网商|518网商|588网商|丽华网商|高风网商|加贝网商|曼佳网商]|何云子网商|好好网商|zfc网商]|博爱网商|


查看完整版本: [-- 楚陶之生动朴实 曾经坛坛罐罐的生活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23060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