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也让这次关键词审核变得更加不易。如日本客户提出的关键词“电动车”,大部分中国人对这个词的理解是电动自行车,而广告客户的产品是电动汽车。于是,林悦跟日本同事解释,与客户沟通,最终客户采纳了百度的建议,修改了关键词。
因为业务关系,林悦经常与日本分公司的广告销售员工和田彩美打交道。和田彩美虽然进入百度才几个月,但这次日本分公司的第一单广告客户就是她的功劳。
日本分公司这第一单广告,不仅仅是获得一个客户,一笔广告收入,对于日本同事来说,这是一个希望的起点;对于林悦和百度总部员工来说,这是百度跨越国界、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的国际化之路的开始。
李彦宏主张,要在流量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再开始确立商业模式。“流量有一定基础”这个标准很模糊,这也是百度高管的疑问,实际上,连李彦宏自己对这个流量基础应该是10%还是5%都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就日本这个市场来说,如果百度有能力拿下5%的市场份额,就有能力拿到50%的市场份额!而拿下5%的基础就是搞好服务,如果能够给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就有机会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先者。
至于在日本的品牌宣传,李彦宏认为同样首先要做好服务,没有搞好服务就宣传只会把用户往外赶。普通网民走了之后要让他再回来,比吸引一个新网民难度要大得多。因此,他主张,如果做不好,就什么话也别说。
与百度中国相比,百度日本还不够完善,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能够看到的东西做好,才能发现更多的提升空间。一个人或企业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专注于赚钱,而是专注于一个理念。百度中国的成功就是因为专注于为用户提供简单、可信赖的搜索服务。
所以,李彦宏告诫全体百度人,“不要整天去琢磨到年底要达到百分之几的市场占有率,或者说什么时候要挣到多少钱。挣钱以及市场占有率都是副产品,或者说是一个表面现象,最最根本的还是能否提供比别人更好的服务”。
此前,曾有投资人找到百度的日本首席代表谈投资百度的事宜。当时,百度在日本只有五六个人,刚刚推出一个Beta版。对于这些单纯的投资请求,李彦宏一概拒绝,在他看来,百度在日本缺的不是钱,而是真真切切能够给百度带来流量的投资者,是的确懂日本互联网的投资者,能够使百度这个品牌在日本更受欢迎,知名度更高的投资者。
雅虎日本总裁被挖了过来
百度日本初战告捷并没有消弭李彦宏心里的一个疑问——百度日本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2005年北京《财富》论坛期间,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首席执行官Terry Semel、CFO Susan Decker都曾对李彦宏说,就雅虎来说,美国以外,最成功的模式是雅虎日本,即雅虎不控股、不参与经营,雅虎仅仅作为雅虎日本一个少量参股的投资人,这个模式的好处是,雅虎日本更像一个日本本土公司,拥有高度自治权。
百度日本要学习雅虎日本的模式吗?
李彦宏决定——不。
百度日本是百度的全资子公司,一开始走的就是全资控股的路线,与雅虎日本在出资方式上就是不一样的,李彦宏并不打算通过改变百度日本的资本性质,让百度日本有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另外,李彦宏的个性也决定了百度不会选择雅虎日本的出资模式。但是,雅虎日本完全放手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值得借鉴的。
尽管百度日本是百度的全资子公司,但李彦宏却决定,百度日本在经营管理上要实行高度自治。
出井伸之出任百度独立董事后,李彦宏问出井伸之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百度进军日本,您给我的建议是什么?
出井伸之回答:“Find the right team.”意思是找到合适的人,找到合适的团队。李彦宏觉得非常对。百度日本团队必须要有决策能力,得明白这个市场需要什么产品,然后告诉北京的团队去开发,只有这样,百度在日本才有可能成功。
2007年10月19日,百度日本分公司举办了一次卡拉OK,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娱乐活动,而是百度日本公司的迎新联欢会。按照日本普通公司的习惯,迎新会是要每个月都举办一次的,由于百度日本分公司还处于创业阶段,大家工作都很忙,所以迎新会一直10月19日才得以举行。
短短1年时间,百度日本分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各岗位人才都已招募到位,从只有首席代表陈海腾一名员工,发展到已拥有20名员工,但仅有5名员工是中国籍,日本分公司的工作语言是日语,而不是中文或英语。
不久,资本市场也传来了好消息。
2007年,百度由于优异的业绩表现受到投资人的广泛关注,百度股票全年的累计交易额突破1 000亿美元,平均每天10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中移动、思科等巨无霸企业,在包括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美国市场ADR类交易中排名第一,这也意味着百度成为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国际企业中,影响最大和表现最活跃的公司。
这年12月,百度首次超越中国概念股,进入全球科技股的全明星阵容,入选纳斯达克100成份指数,从此跟微软、思科、甲骨文、Google等公司一起,正式成为衡量全球科技股发展势态的风向标。百度股票也成为中国投资者在海外股市投资的一个新亮点。
百度在资本市场表现不错,在日本的业务进展也比较顺利。但是,进入日本市场以来,百度日本公司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总裁。
早在2008年1月24日,百度日本分公司正式运营的时候,李彦宏就首次向外界透露了选择日本分公司总裁的几大必备条件:亲和、年轻、善学、明决。此外,他还特别强调,百度日本的掌舵者必须是个日本人。
“百度在中国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更加依赖于一个本土化的团队,进日本市场我们也是这样的构想,主要依赖日本本土的人才开拓市场、发现机会,更好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所以,李彦宏认为百度日本公司的一把手应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
经过半年多的寻找,李彦宏终于找到了所需——他就是之前服务于雅虎日本公司,负责雅虎日本所有搜索产品的井上俊一。
井上1998年起在著名搜索引擎公司——Excite日本担任首席技术官,2004年加入雅虎日本,历任搜索事业部部长、主管搜索业务的副总裁,负责雅虎日本所有的搜索产品,为雅虎在日本市场上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搜索引擎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8月1日,井上俊一正式出任百度日本分公司总裁。
“井上先生在日本具有长达10年从事互联网搜索业务的经历”,李彦宏表示,“他的技术和产品经验,必将为百度日本带来新的活力。”负责国际业务的市场和商务拓展副总裁任旭阳表示,井上先生的加盟是百度日本业务发展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将促进百度日本各项业务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
同一天,百度在日本正式启用Baidu?co?jp与Baidu?jp域名共同提供搜索服务。此前的7月,一场横跨15个月的域名争执终于有了最终答案:日本法院终审判定,自2008年7月10日起,百度日本公司正式获得Baidu.co.jp域名的所有权。
别样的本土化
对于国际化,李彦宏更喜欢说是百度的“本土化”,他对同仁说,“不要把进军日本看成国际化,应该叫‘本土化’才对”。
日本用户与中国用户非常不一样,日本人口相对比较老龄化,互联网用户中老年人的比重大,日本的年青一代,似乎更喜欢用手机来上网。而中国虽然手机也很普及,但是用手机上网又贵又慢。
日本是一个很矛盾的市场,文化上比较西化,但在产品方面却很保守,要在这里迎战雅虎和Google,对百度来说,其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著名IT评论家方兴东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就表示,百度到日本发展面临着很多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两个民族之间的过节,日本人对于这家来自中国的公司是否接受?此外,雅虎在日本都很难绝对领先,后来者百度要想在这个客场与雅虎等老牌公司竞争,并取得霸主地位,困难也可想而知。
对于百度进军日本面临的挑战,李彦宏等人自然也早就考虑到了。但在李彦宏看来,其实,欧美公司在日本做得普遍不是很好,因为“他们不理解日本的文化”。所以,一些美国投资人在得知百度要选择日本市场作为进军海外的起点时,很不理解,一直追问李彦宏为什么选择最难做的地方作为第一个海外市场。
李彦宏认为,这些美国投资人之所以觉得这个市场特别难,就是因为他们搞不清楚日本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毕竟,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虽然百度现在对日本还不了解,但是,百度还是能够逐步理解日本人的文化和做事习惯的。在这方面,百度相对于西方公司是有优势的。
因此,对于日本公司的职员,李彦宏的招聘要求是“日本人,对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有着深刻的了解”,并不要求学历和工作经历,甚至不要求会中文或英文。这是百度在吸取Google的教训。Google招人总有一个潜要求——要会说英语,因此失去了不少优秀人才。百度的宽松条件,可以在日本找到最容易被国际大公司忽视的一群人——不会英文的日本人,这些人在美国公司甚至本国公司都不会得到重用,但这群人中有十分熟悉本土市场的人才。
于是,百度在日本招聘了很多日本当地的产品经理,由他们决定日本产品怎么做。此外,百度还计划在东京设立自己的研发团队。但是,东京的研发团队规模不可能跟北京相比,基础技术肯定还是在北京开发。在李彦宏看来,这与日本的本土化并不矛盾。就日本市场来说,应该把产品和技术分开看,技术是超越语言和文化的,是相通的,但产品根据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他认为,真正的本土化应该指产品层面的本土化,而不是技术的本土化,技术应该是国际化、全球化的。日本雅虎也是采取技术和产品分别在两个地方的做法。但是,李彦宏认为,百度日本与雅虎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百度现在在本土市场是领先的,甚至是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而雅虎的技术在本土市场已经落后了,且是处在明显落后的位置。这样,雅虎在支持海外市场的时候,力度、可持续性都会遭到很大程度的质疑。这是雅虎海外市场、产品团队面临的很大问题。其实,对于李彦宏来说,到日本发展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他曾经对记者说,开拓日本市场,他“enjoy the process”,意思是说,他想再重新享受一遍当年在中国市场创业的过程。此时,百度一切向好,群情振奋,李彦宏的心情也非常不错。但是,一个意外打击正在悄然逼近。
2007年12月,CFO王湛生在海南度假期间遭遇意外离世,百度遭到重大人才损失。
这位为百度立下汗马功劳的伙伴突然去世,让全体百度人陷入了无限悲痛中。王湛生是李彦宏多方努力才挖过来的,两人都有多年海外工作背景,做事风格类似,价值观相同。两人虽然一起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3年多,但是,已经成为非常融洽的合作伙伴,结下了深厚友谊。
对于这位自己非常满意的CFO的意外离世,李彦宏非常痛心。在王湛生的追悼会上,情绪一向非常平和,举止优雅的李彦宏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2008年10月10日,面对笔者“创业8年多以来,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的提问,李彦宏表情沉重,不假思索地回答:“CFO的突然去世。”
显然,在百度进入一个新时期,百度的大业未竟之时,王湛生的辞世,让李彦宏无法释怀。
百度虽然已经进驻日本,且前期发展也不错,但是,要想在日本复制在中国的成功,还面临诸多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