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66阅读
  • 0回复

湖北加强“两网”建设 保障农村药品安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各一方
 

发帖
1374
铜币
11498
威望
5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7-05

    中国经济新闻网武汉讯(□董天任)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的的关注,特别是广大网民的积极关注和舆论监督。湖北省通过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与供应网络建设(以下简称“两网”),切实保障农村药品安全。

“两网”建设显成效

    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现有人口6070万,其中农村人口为3427万,占该省人口总数的56.4%。该省91个含农村的县(市、区)中有1111个乡镇、25511个行政村。湖北现有农村基层医疗机构37012个、乡(镇)零售药店4544个、行政村零售药店2231个,360家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承担了对农村配送药品,农村药品合法渠道采购率为100%。   

    农村药品监督网络是通过在乡(镇)、村聘请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建立以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体,乡镇药品监督协管员、村药品监督信息员为辅助的监督网。目前,该省监管网络覆盖100%的乡镇、98.7%的行政村;共聘请协管员2547人、信息员26400人,协管人员主要由乡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医务工作者、机关干部构成,信息员主要由村干部、乡村教师、农村医疗机构负责人构成。

    农村药品供应网络是以规范药品供应渠道为核心,以药品经营企业直接配送、连锁经营为主导,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供药模式,确保农民用药安全、方便、价廉。目前,该省供应网络覆盖100%的乡镇、96.3%的行政村。湖北省37012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已有14264个基层医疗机构通过验收达到了“规范药房”标准要求,占该省基层医疗机构总数的38.5%。

    据了解,“两网”工作开展后,湖北农村的一些主要药品品种的价格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药品价格调查表明,在“两网”建设开展后,全省农村药品市场价格平均下降20%,一些农村常用药品,如阿莫西林胶囊、三九皮炎平软膏、10%葡萄糖注射液等价格下降30%以上。

推行电子监管 稽查办案

    已对湖北省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特殊药品及中药注射剂等4个品种实行了电子监管,武汉、荆州等地基本实现药品批发企业全品种的电子监管,其它市、州也在积极努力,逐步推进农村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如咸宁市咸安区、武汉市黄陂区、麻城市等县级局,建立了农村药品“两网”监管电子地图和电子档案,农民可随时了解和掌握监管人员和监管对象的工作动态信息。近年来,全系统坚持农村“两网”建设与稽查办案相结合,源头治理,打假治劣,净化市场。一些市、县还与周边省、周边地区签订联防互动协议,如阳新县局与江西省的武宁、修水、瑞昌和省内的咸宁、通山、蕲春等地签订了打击假劣药品联防互动协议,相互协作,构建农村药品监管联防网络。

    近六年,通过湖北省建立起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发现并查处的假劣药品案件共3478件,农村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起到了社会监督作用。2008年,全省共出动检查人员11万余人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3557起,涉案货值1958.1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件。查获假劣药品4329批次,取缔无证经营197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9起,收回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4个,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1个。

农村药品储存成难题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汉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我们在药品制造和流通环节下了很大功夫进行监管,但在终端药房药品储存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甚至是难题。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药品往往达不到储存的温度和湿度的标准要求,湖北的高温高湿天气容易影响药效,人民群众的医药安全受到影响,希望媒体能够呼吁对农村药房药品的贮备条件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