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41阅读
  • 0回复

领衔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 金华金名片今年又锦上添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7-18

    2009年7月8日下午,在香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在金华长长的名片簿上,这一刻又增添一个新的称号———“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2009年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其中包括12项分类优势研究评价成果及榜单。金华从289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登2009年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排行榜首位。紧随金华之后的9座城市依次是唐山、南通、鞍山、洛阳、葫芦岛、芜湖、玉溪、岳阳、吉安。

    宜居城市:

    注入和谐发展新内涵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一年一度的评比中,金华此次没有出现在2009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09年中国十佳宜游城市、2009年中国城市十佳诚信政府等分类榜单中,而是出现在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榜首。

    原来,上述几大分类排行榜,今年发布的成果并不包括上一年度的上榜城市,可以说都是新面孔。作为曾连续3届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的金华,宜居水平不仅没有下降,而是注入了和谐发展的新内涵。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指出,和谐发展城市的主要特征是:环境合理、经济高效、行为合拍、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主要由包括生活质量指数、社会公平指数、居民幸福指数、社会安全指数、城市生态指数和城市人文指数在内的6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2项三级指标构成。

    根据《GN中国和谐发展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谐发展城市强调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高度综合和合理竞争,共生与自生能力的结合,生产、消费与还原功能的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的耦合,时、空、量、构、序的统筹,实现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协调,达到“天人合一,人地共荣”目的。

    有关人士认为,对一座城市而言,和谐发展是非常高的要求和境界,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由于十佳和谐发展城市突出了城市和谐发展因素的考量,在某种意义上比宜居城市更进一步,因此金华十佳宜居城市的含金量更高了。

    7月9日,我市又在印度新德里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范例奖”。

    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评价说,金华和谐宜居的城市形象已开始在国际上亮出品牌,发挥影响力。

    新金华人:

    来了就不想离开

    “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是成都市的一句广告语。套用这句广告语,金华也可以说是“一座你生活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记者平时接触了不少在金华生活创业的成都人。在言谈中他们表示,金华处处透着成都的影子,除了城市规模小一点,在金华生活一点也不感到陌生。休闲、安逸、方便、舒适、低成本、幸福……对金华,他们嘴里经常蹦出这些词汇,表示对金华的喜爱。

    其实,金华是否和谐宜居,不仅是本地居民,视金华为第二故乡的新金华人更有体会,他们的评价也更有说服力。很多在金华打拼创业一两年的外地人渐渐喜欢上了金华,在金华落脚,置业安家。

    来自缙云的小施在金华一家房地产企业做营销经理,天南海北跑过不少城市的他经过反复比较,最后在自己公司在金华开发的楼盘下了单。“相比大城市,还是金华这种中小城市生活质量高,我已加入新金华人的行列。”小施说,金华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新金华人很多,大家都讲普通话,工作生活和交流一点也没有生疏感。

    市建设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金华拥有全省最好的Ⅰ类饮用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排全省第二位,低廉的生活成本只有杭州的87%,而且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通过专家评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也已基本达到,加上三江六岸的优美城市景观,居住环境堪称一流。

    更让金华人津津乐道的是,当许多高房价的城市还把“居者有其屋”作为目标的时候,金华早已率先实现了向“居者优其屋”的跨越。金华房价至今仍为全省倒数第二位,许多居民得益于低房价拥有了第二套、第三套房产。2008年底,金华人均住宅建筑面积高达51.48平方米,成为全省住房最宽敞的城市。“现在一些居民已不满足于多层、高层住宅,排屋市场也是一片红火。”房产界一些人士认为,未来几年金华的居住水平还会大幅提升,将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居民的幸福指数,包括居住条件、医疗教育、城市治安、收入水平、政府诚信、社会公平等。作为非商业性的评比活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推出的榜单已给金华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经过多年努力,和谐金华正从一个口号变为现实,变为居民的幸福指数,变为城市的品牌。套用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金华是个养人的好地方。”

    和谐城市:

    对生态金华的褒奖

    倘若没有青山绿水,又何来诗画江南,更不用说连续3年跻身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行列。从燕尾洲白鹭成群翻飞觅食,到金华江流域交接断面水质逐年改善,市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度恶化的环境正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金华荣登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榜首,无疑是对我市创建生态市的最好褒奖。

    搞环保的,都知道金华“两座山”的辩证生态实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索取资源多,考虑环境少;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人们意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金华市委、市政府领导对生态市建设非常重视,多次强调“推进工业化,环保一定要搞好”。我市提出要以生态学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

    近年来,我市实施了生态创建、生态人居、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治理、生态林业等六大生态工程。从城市到农村,从工业到农业,大批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可喜变化。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8个、省级生态乡镇45个、市级生态乡镇82个、市级生态村120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有30%以上的行政村通过了县级生态村考核验收。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金华建设生态市就是要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到2018年,各县(市)要全部建成生态县(市),全市达到生态市标准,建成生态景观优美、布局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这与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天人合一,人地共荣”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洪 兵 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