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97阅读
  • 0回复

大学毕业就结婚--武汉"毕婚族"的悲喜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ky
 

发帖
3462
铜币
23255
威望
18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8

    提 要

    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学生们,除了面对就业道路上的选择外,还要面临感情的抉择。虽然许多人出于现实的考虑,选择了在毕业前告别自己的大学恋情,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或为躲避现实的压力,或为延续美丽的爱情,选择毕业后就结婚,开始与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崭新生活,他们被称为“毕婚族”。

  短短两年选择新的婚姻

    校园童话在现实前破灭

    傍晚,夜幕一点点降临,华灯初上。武汉大学附近的酒吧陆续热闹起来,人声鼎沸。几天前,就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度完蜜月回到武汉的陈宁。今年27岁的她,甜蜜地依偎在老公张强身边,嘴角溢出幸福的微笑。“先去玩嘛,我聊一会就来找你。”陈宁使出惯用“撒娇”招数,成功支开了老公。

    这是陈宁的第二次婚姻,她显得“游刃有余”。相比起来,两年前的这个时候,第一次步入婚姻殿堂的陈宁就青涩了许多。陈宁的第一任老公小周是她的大学同学。两人一见钟情,相识、相恋,过程甜蜜而浪漫。2007年7月,刚过完21岁生日的陈宁大学毕业了。她和小周共同应聘到一家物流公司上班。拿到毕业证后,陈宁便冲动地和小周拿了结婚证。他们的恋情,被好友们称为“校园爱情成功样板”。

    原以为进入同一家公司能朝夕相处,没想到两人入职后才知道,公司规定员工之间不能谈恋爱。为保住饭碗,陈宁和小周隐瞒了结婚一事。在公司里,两人表现得像“关系最普通同事”。2008年元旦,陈宁和小周在麦当劳用餐,突然看到前排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陈宁办公室的同事。小周迅速躲到餐厅厕所,陈宁则从后门离开。“那天以后,我们节假日里再也不去逛商场,也不去人多的地方活动。”

    残酷的现实令陈宁心中有些失落。小周安慰她,“两人一起奋斗,一年下来就能攒五六万元钱,我们可以早点买房。”当时,武汉主城区房屋均价在6000元左右,对不停搬家“深恶痛绝”的陈宁,当然梦想着早日攒钱买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于是,“饭碗论”战胜了“身份论”。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因两人对外都宣称“单身”,陈宁和小周身边不乏追求者。结婚半年,陈宁发现,有一个女客户经常打电话约小周出去玩。一次,陈宁偶然看到小周手机上还留着对方发来的暧昧短信,大为光火。事后,陈宁冲动地要给女客户打电话。这时,小周劝她:“找工作不容易,公开了关系,我和你只有一人能留在公司,你不想我丢掉饭碗吧。”丈夫的自私想法,让两个人大吵了一次。

    那段时间,陈宁感到失落和无助,总是郁郁寡欢。这时,张强出现了。张强今年30岁,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也是陈宁公司的合作伙伴。张强对这个素雅的女孩一见钟情,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张强有成功的事业,也有着成熟男人的魅力。从张强身上,陈宁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我很后悔,自己一毕业就把婚结了。”

    不久,陈宁与小周办理离婚手续,平静分手。2009年2月,张强与陈宁结婚。他为陈宁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邀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后,陈宁辞职离开公司。不少大学同学得知陈宁离婚的消息,都为这一浪漫校园童话的破灭唏吁不已。但是,陈宁却一点不后悔。曾经品尝过“毕婚”滋味的她,谈到对“毕婚”的观点时,淡淡地说了一句:“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才能选择你想要的婚姻。”

    未婚先孕打破人生计划

    大学毕业成家庭主妇

    第一眼见到思琴时,感觉这是个很有想法的人,蓄着短发,穿韩式棉布衣服,略施粉黛。可是,当思琴抱起身边2岁的儿子时,脸上知足的笑容让人羡慕。“毕业时没想过那么快结婚,可是因为怀孕改变了所有的计划。”

    2005年的暑假,还是法学系大二学生的思琴来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刚到事务所的第一天,她就被律师们的高强度工作吓着了。“身边的人都忙着打电话,或者和委托人谈话,只有我一个人无所事事。”一个星期后,胆大的思琴找到事务所的负责人,要求能跟随一名老师学习。了解到思琴的想法后,负责人叫来了所里28岁的律师赵言。“你以后就跟着他跑吧。”

    当时赵言正为代理的一个交通事故赔偿案忙得焦头烂额,正好需要一名助手帮忙。第二天,赵言就带着思琴四处收集证据,和委托人谈话。那天忙完后,思琴回到律师事务所瘫倒在座椅上,半天起不来。“那会儿在学校就是上课下课,哪见过那种阵势啊。”回忆起那段日子,思琴仍有点感慨。

    就这样,两个月的时间里,思琴跟着赵言四处奔波,掌握了翔实的证据,终于为委托人争取到最大的赔偿。官司判决的那天,赵言特意带着思琴来到一家西餐厅,“说是犒劳我,其实他早就‘盘算’好了。”思琴回忆说,那晚,赵言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欣赏,希望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原来,在两个月的忙碌中,赵言早就被身边这个只有21岁的小姑娘所吸引。“他说我骨子里有股不认输的劲头,和他很像。”而思琴也对大自己7岁的赵言十分敬佩,并被他的认真和负责所感动。那之后,虽然思琴回到了学校继续上课,可是和赵言之间的联系愈加频繁。经过几个月的了解,那年的圣诞节两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2007年春节后,即将毕业的思琴开始四处找工作,可是屡屡碰壁。当年5月,就在思琴为工作苦恼时,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已经30岁的赵言十分开心,马上向思琴求婚。抱着找工作没头绪,还不如先生孩子再说的想法,思琴答应了。拿到毕业证书后,两个人就火速地办理了登记手续。第二年年初,两个人迎来了宝贝儿子。

    儿子出生后,思琴本来还想着出去工作,可是嗷嗷待哺的孩子让她实在放不下。赵言也劝她安心在家带孩子,不用考虑其他的事情。那两年,赵言赢了几场大官司,渐渐有了名气,思琴也不用担心家庭收入的问题。思琴也没想到,以前要强的自己如今每天的工作就是带孩子,买菜做饭,打扫屋子,成了一名标准的家庭主妇。

    每次大学同学聚会,思琴和儿子就成了全场的焦点。看着她幸福轻松的主妇生活,许多同学都开玩笑说,当初也应该一毕业就结婚,在家相夫教子。不过,思琴打算,等孩子大一点,还是准备在事业上开辟自己的一片天空。

 “模范情侣”缺乏生活经验

    结婚一年后黯然分手

    周华和小梅是高中同学,两个人在高中时就瞒着家长悄悄谈起了恋爱。高考时,两个人报了同一所大学,继续着浪漫的恋情。大学四年,周华和小梅形影不离,成为大家口中的“模范情侣”。2008年8月,毕业两个月后,22岁的周华就和小梅举办了热闹的结婚仪式。

    由于都尚未工作,小夫妻的新房是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从房屋装修到购买家具,两个人的父母都出钱出力,为他们构建了一个温馨的小家。为了让两个人安心工作,周华的父母还将房子特意选在离家近的地方,方便他们下班后过来吃饭。“开始工作难免压力很大,谁还想去做饭啊?”就这样,周华两口子每天在父母家吃饭,家里的厨房成了摆设。

    周华和小梅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都受父母宠爱,别说洗衣做饭,连碗筷都是父母送到手上。结婚后,吃饭的问题被父母管了,洗衣、拖地却成了他们最烦心的事情。“每次都是洗衣机实在丢不下了,我们才会猜拳决定谁去洗衣。”

    让周华没想到的是,恋爱时温柔的小梅,结婚后却经常朝他发脾气。有一次,两个人猜拳洗衣小梅输了,她却因为忙着观看自己喜欢的韩剧一动不动。周华忍不住催了两句,却被小梅骂了回来。“她说我不如以前体贴了,不会心疼人了。”这让周华很委屈:“结婚后她什么家务都不会做,还说我不体贴。”

    有一个周末,周华因单位加班,出门前交代小梅要把地板拖一下,垃圾丢出去。可是下班后回家一看,小梅正坐在电脑前“斗地主”,而做家务的是周华的母亲。这天,周华和小梅爆发了婚后的第一次大争吵,周华也感觉到婚姻生活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那次争吵后,小梅回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回来后两个人的感情明显不如以前。而让周华下决心离婚的,是小梅乱花钱的习惯。因为刚工作,两个人的收入都不高,有时还要找父母接济。可是,周华却发现小梅还是保留着读书时乱花钱的习惯,每次逛街都出手大方。“一条1000多元的裙子,她没和我商量一下就买了。”

    争吵越来越多,两个人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淡。2009年9月,两个人终于决定和平分手,办理了离婚手续。“虽然几年的感情很不舍,可是我们还不够成熟,难以应对婚姻生活,也许离婚是最好的结果。”现在,周华还住在当初的婚房里,只是床头的婚纱照已被风景照取代了。(除专家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专家观点

    婚姻咨询专家王劲松认为,“毕婚族”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但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比如社会开放程度、自主择业等。“当今的社会观念越来越开放,大学生们在大学里谈恋爱不再被认为是早恋,学校、家长也不采取干涉的态度。”此外,大学毕业后他们又能自主择业,不再像过去那样实行毕业分配,这就使得大学恋爱修成正果的比例大大提高。还有少部分女性,也可能因为躲避就业压力成为“毕婚族”。

    王劲松说,“毕婚”不乏好处,比如双方可以早早为将来规划和共同奋斗,建设自己的小家庭,但是“一毕业就结婚”会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一是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大学生过早跨入婚姻生活,一旦遭遇挫折,可能增加自身压力;由于“毕婚族”年纪比较轻,多数人还没有定性,加之阅历尚浅,对家庭、婚姻、金钱和事业的观点和态度都还需要磨合。

    专家建议,大学毕业生应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事业上,对人生目标进行规划,促使自己的思想尽快成熟起来,再考虑婚姻大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