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11阅读
  • 0回复

书写三尺讲坛的生命弦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网络天下
 

发帖
1528
铜币
22451
威望
5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9-15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国有1600万名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由120余万群众投票评选出了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们正是生命的歌者,灵魂的舞者。


于漪:教课就是用生命在“歌唱”


        她怀揣教育报国的赤诚之心,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不辍耕耘59年。她坚持真心教学,真爱育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学生和老师。她81岁高龄仍奔波于各个学校和教室之间,用生命诠释“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与坚持。她就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当今教育界的“不老传说”。
        59年的教育生涯,59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作为上海市“名教师培养基地”带教骨干教师,她每周都要去到各个学校听课、评课。另外,她主持的“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每年要培养几十名有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每一个都是她手把手往外带。
        “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王生英:“中国版”乡村女教师


        王生英是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她不顾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恪尽职守,忘我工作,谱写了一曲山村女教师爱岗敬业的时代最强音。她的事迹被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被誉为“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
        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她们一家人节衣缩食,除了偿还欠下的外债,省下的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学习用品。学生们的衣服脏了,她给洗;学生们冷了,她给添加衣服、做棉门帘……她就像他们的母亲。
        回顾走过的30年,她虽然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能扎根山村,播种知识,实现“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她感到无限满足。


石雪晖:农民朋友的“果树110”


        与共和国同龄的石雪晖,1976年8月至今,在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任教。石雪晖“绰号”无数——“果树110”“葡萄教授”“农民教授”……她也是湖南农业大学建校60年来的首个全国劳模。
        30多年来,她被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誉为“农民的好伙伴,学业的引路人,生活的好妈妈”。她先后承担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学生的9门专业课程的主讲任务,近三年来完成教学工作量3538标准学时。她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主持或参加各级教改项目5项,获国家、省、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
        她坚持为“三农”服务,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多年来,石雪晖的足迹遍及三湘四水,先后多次到桂阳、长沙、宁乡、澧县等50余个县市进行果树生产技术指导,指导农民新建葡萄园30000余亩,指导葡萄果实套袋5000余亩,指导桃源县桃树生产10000余亩,为湖南省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了数以百计的生产技术难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她还坚持下农村义务推广科研成果,足迹印满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56个县市。


任维鼎:顶住灾难 勇敢育人


        任维鼎初中毕业考入了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从这所中师毕业时,他刚刚19岁。此后的21年,他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一所村小、一所完小、两所乡镇中学,他的青春岁月牢牢地扎根在乡土之中。
        如今在南坝中学任教,踏踏实实的任维鼎,进入了一个教师的成熟期。在学生眼里,他是好老师,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在同事眼里,他是教研并重、乐于助人、稳重如鼎的“鼎哥”。2005年,他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5·12”大地震发生后,他毫不犹豫冲向废墟,去寻找三名被压的学生。没有工具,他和同事、老乡们就用双手死命地刨,终于救出三位受伤的男同学。这却耽误了自己女儿的救助时间,女儿最终因失血过多,加之感染,被迫截去四根脚趾。
        女儿刚做完第一期手术,他就回到学校上班。清理废墟,到安置点上课,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学校重建,扛运物资、守护校园、夜间巡逻……如今,新学校已经建好了,任维鼎则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更多地关心学校,要更多地负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吴邵萍:爱孩子 爱教师


        因为喜欢孩子,吴邵萍才选择了教师职业,从一名普通的幼教教师到幼儿园园长,吴邵萍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一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她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等,在科研的天地里,她实现了大有作为。
        吴邵萍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7年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主动做好传、帮、带,言传身教,5年中,在各地上示范课100多场,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汪金权:大别山深处的师魂


        23年前,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赫赫有名的湖北省黄冈中学。一年后,他毅然走进地处偏远农村的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从此坚守在山区的讲台上。20多年来,他一头肩负着家庭的重担,那里有年迈的双亲、身患重病的妻子、智力障碍的儿子;另一头则扛起了无数贫寒学子的求学希望,他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学生,不图任何回报。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乡村教师对教育的坚守和对学生的热爱。
        湖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他除了要求学生每天交一篇字帖外,坚持不给学生留任何课外作业。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他逐字逐句认真批改,有时批语比学生的作文还长。
        作为一名出身农家的乡村教师,他对贫困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到蕲春四中工作的那一天起,他就竭尽所能、默默无闻地帮助那些寒门学子。22年来,10多万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被他资助给了学生。
        20多年来,全国优秀教师、黄冈市劳动模范等社会荣誉加身,汪金权有很多机会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但他无一例外全都拒绝了,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山区的讲台上。


姜伯驹:院士真风采 俯首为人梯


        姜伯驹1957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数学学院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执教50载,他长期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至今仍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工作再忙,从不耽误上课,深受学生爱戴。自编讲义,支持教改,为北大建设“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做出了贡献。
        姜伯驹同样关心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他倡导“通过数学培养国民素质”。姜伯驹认为,中小学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比大学教育更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气都比较重经验、轻理论,因此,数学教育还应担负起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启蒙的使命。数学能够训练出其他学科所需要的清晰思维的智力。
        姜伯驹曾获全国模范教师、高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人民教师奖等荣誉称号,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徐英杰:带领学生在职教的天空里成长


        生于教师之家的徐英杰,在1993年大学毕业后,面对众多岗位的选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十几年来,虽然不断有网络公司高薪聘请,但他一直执著而辛勤地耕耘在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
        徐英杰有个绰号叫“徐琢磨”。他善于动脑,创造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他灵活组织教材,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他本着授之以渔的思想,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探索。
        学校的计算机设备从来不用送出去维修,学校新机房的建设都是由徐英杰带领学生完成的。至今,他已为学校节省了数十万元的费用。他教过的毕业生不少成为用人单位抢手的人才。2008年,他指导学生成立“修罗数字媒体工作室”,承担起学校的各种会议、活动的支持工作,还对外承接项目,指导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黄金莲:做残障儿童的眼睛和耳朵


        身为福建省三明特殊教育学校的书记、校长,黄金莲为一群特殊的孩子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因为建校筹款的事病倒在教育部大门口,曾经让国务院前副总理吴仪动容落泪。
        36岁时,黄金莲被调往三明特教学校当校长至今。她在荒山上盖起了学校,招收了建国以后三明的第一届残疾学生,管着28个聋、哑、盲学生。很多人说她校长越当越小,她却很乐意成为许多学生的“好妈妈”。
        经过了16年,三明特教学校已经名闻天下。黄金莲本人也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她的建议写进了十七大报告。在她的不断探索下,三明特教学校现在形成了教育、康复、就业为一体的特色办学模式,历届学生毕业率达到100%,还有学生考入大学。
        “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她几乎获得了所有能获得的荣誉。而今,她仍默默耕耘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一周四节课,担任盲生的生活指导老师。


普琼:扎根在“生命禁区”的讲台上


        仲巴县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气候最恶劣、居住最分散、边境线最长、交通最不便的纯牧业县,素有“生命禁区”称号,仁多乡位于仲巴县最北部,是仲巴县气候最恶劣的乡镇,也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乡。普琼就在仁多乡完小担任校长。
        教师、班主任、校长,普琼一直坚守在仁多乡完小的教学一线上,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使得年轻的他已经身患多种疾病。
        作为西藏一个纯牧业、高海拔的偏远边境的大县来讲,仲巴县依然在为实现“一个都不能少”而努力。为了这个目标,普琼带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经常半夜起来查看学生宿舍,多次独自外出追回辍学的学生。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仁多乡这个本来控辍保学难度最大的乡,如今已经是全县学生到位情况最好、巩固率最高的乡。
        自普琼担任校领导以来,仁多乡完小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建立、健全了教学奖惩制度、严格的教职工考勤制度、适合牧区学校的辍学学生追回制度,以及完善的后勤和三包管理制度。2008年至今,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普琼也曾获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第三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语丝


        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于漪


        我就在咱山里,我哪里也不去。山里的孩子需要我,他们是我的动力和源泉。——王生英


        我们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更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石雪晖


        教书这么多年,我真的喜欢当教师。单纯、充实,教书育人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还要认认真真地教书,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任维鼎


        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吴邵萍


        我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汪金权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成果更有价值。要使我国科学技术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花大力气培养好青年一代。——姜伯驹


        我热爱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千万产业大军,是人才“金字塔”最稳定的基石。我喜欢琢磨新东西,并在第一时间教给学生,职业教育最适合我。——徐英杰


        吃饭时要考虑大孩子是否吃饱,小孩子是否会挑鱼刺;哪些孩子会踢被子……我们的老师既要当聋生的耳朵,又要当盲生的眼睛。——黄金莲


        仁多乡是苦,但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对得起孩子。——普琼


 


来源:现教传媒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