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春晚主持并非专业人士,主要有人气指数较高的文艺界人士担当,那个时候曲艺非常流行,因此主持也由相声红人外加电影演员担纲。上世纪八十年代,刘晓庆正值事业的巅峰,因此,我们在春晚上也两度见到她的身影,而演员姜黎黎、方舒、顾永菲、张喻也都是当年的电影红人,那几年,春晚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八六年,赵忠祥的加入时央视春晚的主持人队伍日渐正规化,至上世纪九零年代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外行”充当主持人了。央视春晚的主持人数一般有四至六名,多者可达十几人,如千禧之年的春晚主持多达二十一人,也就是说,当年的演艺界红人都主持了春晚。二零零二年后,春晚主持人的队伍固定在四人,外加两名“编外”人员也就六人,在四个多小时的春晚布局中,四至六人主持是较为科学的。由于其重要性,春晚对主持人的要求也相当高,因此,每年我们见到的也大多是一些老面孔,像赵忠祥、倪萍这种元老级的人物长占春晚舞台达十几年之久。相对于改革的步伐,春晚主持人的变进是较为缓慢的,这也许恰好就反映了我们一贯的用人体制。
1986年的主持人:由左至右:方舒(电影演员)、姜昆(相声演员)、王刚

1986年的赵忠祥:
老艺术家李默然客串1987年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