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60年不遇的冬春连旱,黄冈集中全市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规划、保民生、保增收攻坚战。截至昨日,黄冈投入抗旱资金近亿元,早稻计划改种面积达到17万亩。
目前,黄冈全市农作物受旱总面积达277.8万亩,占在田作物面积的52.3%。严重灾害面前,黄冈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算好经济账、政治账和粮食安全账,取消一切与抗旱无关的活动。14日,黄冈市纪委、监察局再次就抗旱工作纪律做出刚性约束:十天之内各地各部门一律暂停与抗旱无关的会议、活动,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外出,违者一律通报批评。
确保全年粮食规划目标,黄冈广泛开展“四抢四补”活动,抢插早稻、抢育中稻、抢种杂粮、抢定抗旱补种预案,以管补迟、以肥补迟、以密补迟、以技补迟。
根据农业部门提出的减灾方案,黄冈市政府就近期农业生产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各地抢在5月20日前完成早稻规划面积;对水源紧缺、正在播种的中稻,提倡旱育秧并适当增加秧苗面积;季节实在赶不上的,要求在6月10日前,改种一季晚稻,同时,赶茬口移栽棉花苗或抓紧种植黄豆、玉米、芝麻、花生等作物。
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黄冈各县市科学调度,广辟水源。浠水通过“放渠水、引江水、拦河水、提库水、抽(渠、塘、井)水、挖沁水”及两次成功人工降雨,成功地缓解了旱情;蕲春在临近水源的田间地头开掘“田井”,打一口井1400元,耗时仅4小时,可管10亩田,成本低效率高,受到农民广泛欢迎;武穴扩大旱田抛秧,引导农民用科学办法补种改种。
避免大灾之痛,市委书记刘善桥要求各地举一反三,及时总结抗旱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