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63阅读
  • 0回复

300件荆楚文物在省博联展 观众可免费一睹珍宝风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缘份天空
 

发帖
2673
铜币
26498
威望
77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29

历经百万年的头盖骨化石、我国仅存的商代铜鼓、乾隆御用的描金龙纹碧玉磬、“绝版”楚币良金二铢……昨日起,湖北省博物馆首次联合16个地、市级博物馆及少数县级博物馆,在省博展出近300件精品文物,观众可免费一睹珍宝风采。
此次展览时间起于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截至明清,中间没有缺环。展览文物有石器时代的化石、手斧、石刻、坠饰;商周秦汉卜骨、竹简、青铜器、漆器;两汉六朝铜镜、画像砖、青瓷;唐宋金银首饰;元明清瓷器、印章、金银器、玉器、珍珠等。品种达数十种,居我省历年文物展览之首。
省博常务副馆长万全文说,一些极少见到的特色文物也将和观众见面。如蕲春博物馆送展的楚货币良金一铢、二铢、四铢;郧阳博物馆的元代钞版,全国仅存两件,是极其珍贵的货币文物;云梦博物馆的秦代漆器,全国首屈一指。
同时,我省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也将亮相。如随州安居羊子山的西周青铜器;荆州熊家冢车马坑的玉器;蕲春明代荆王家族墓葬的首饰;襄阳市蔡越东汉墓地的陶楼等。
本次展览将持续2个多月,至9月18日结束。
元青花四爱图梅“姊妹”瓶首聚
在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各有一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均为两馆镇馆之宝。两瓶皆生于元末明初,肩饰牡丹,腹饰青花四爱图,足饰仰覆莲纹。昨日,这对常年分居长江两岸的 “姊妹瓶”,终在省博首次相聚。
省博保管部主任蔡路武说,“四爱图”即为,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两件不同的是,省博的为皇室墓葬出土,武汉博物馆的为传世品。
明太祖朱元璋封儿子郢王朱栋到钟祥为藩王,朱栋27岁去世。2006年,考古专家对郢靖王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在郢靖王妃墓中发现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后珍藏于省博。
而另一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则珍藏于武汉博物馆。1986年,一人抱着梅瓶到武汉市文物商店,被一专业人士发现,以不足千元的价格征集。目前世界上画人物的元青花只有100余件,格外珍贵。
“无论身形、纹饰、胎色,两瓶几乎一样。”蔡路武说,但是细看,能找出差别,除胎色、颜料深浅略有差别外,拿“王羲之爱兰”一图来说,省博的梅瓶中王羲之席地而坐,袒胸露臂,衣着尽显魏晋风度;而武汉博物馆珍藏的梅瓶,王羲之虽也姿势相同,但衣冠规整。专家猜测,二者定出自不同画家之手。
郧县人头骨化石“现真身”
位于展厅显著位置的郧县人头骨吸引观众眼球。郧县1号、2号头骨2007年在省博物馆展出一次后,此次是首次再现“真身”。
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不但保留了头盖骨,还保留了大部分的除下颌以外的面部骨骼,相当完整。年龄有100万岁。
2号头骨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人类化石。它们的发掘填补了亚洲古人类发展缺环,其意义可与北京猿人第一个头骨发现的意义相比。
据了解,头骨经过百万年的演变,已变成化石,极易受外界影响发生剥蚀、风化,很难再进行修补。因为头骨实在珍贵,只得尽可能保护,不对外展出,此次“真身”展出两个多月后,预计再难出“深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