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蕲春有一种博大的东西撞击人心,与蕲春人打交道,你会发现蕲春人很平静绝无霸气和小聪明气。蕲春人天生有一种博大含在眉宇间。走进蕲春,你会感到如同游进了一个沧桑之湖;走进蕲春你会感到古风浩荡。
蕲春置县于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传说境内多蕲菜,于是以野茶命名。以野茶命名的蕲春县,文化沉积厚重。传说有一年几个孩子在蕲河洗澡,游到深处,发现有东西绊脚,捞起几件青铜器,经专家鉴定是西周时期的。这个故事并不夸张,因为蕲春有罗州城、荆王府、李时珍、黄侃、胡风等等,文化底蕴浓得化都化不开。8月13日,记者一行赴蕲春,只是从收藏这个角度来说说蕲春。
辉煌的“地摊交流会” 蕲春的收藏协会是我市动静闹得最大的协会。该县2006年成立的协会,是我省第三个县级协会。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们的“地摊交流会”。
热闹的交流会
说起这个“地摊交流会”,先要说说该县收藏协会常务理事张小平、王宽、陈月桥、潘武四兄弟。这四兄弟的结识也是相当的有传奇色彩。文化底蕴深厚的蕲春多年以来都有摆文物地摊的习惯。此四人正是在长期摆地摊过程中结识,由于“臭味相投”,于是地摊“结义”。时间回到1998年的一天,他们四人又在街上摆地摊,碰到一个武汉的同行,他随身带了不少藏品,在看了他们的藏品后提议:不如一起搞个交流活动。于是乎,五个人把几百件藏品摆在一块。当即由于围观群众太多造成交通堵塞,惊动了城管人员。经常协商,城管人员网开一面,但只让他们搞一天。就是这一天,让他们看出了县级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他们长期打成一片摆地摊,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在他们的影响下,参与摆地摊的人越来越多。
2006年该县成立了收藏协会,张小平、王宽、陈月桥、潘武此四人出任常务理事,他们四人自己出钱在漕河四路租了门面,开始正儿八经的搞起“地摊交流会”。他们每月定期搞一次藏品交流,交流会影响越来越大,参加交流会的除周边县市区外,还有上海、江西、安徽、河南等地藏友,交流会的成交额平均每次在10成元以上,他们的交流活动被省内外媒体报道。
说起交流会,当然少不了“捡漏”的故事:一上海客户以800元买走一个德国灯具,回去后以1万美金卖出;一安庆收藏家以1200块买走估价10万的三件南宋龙泉窑瓷器;一蕲春藏友600块淘到“明四家”之一喻子明浅绛瓷面板。这些故事无不是当地藏友间茶余饭后的“佐料”。
由于交流会完全是免费,2008年11月份门面租金暴涨,无力地付租金的他们只好终至“地摊交流会”。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准备以小变大,由原来一个月一次为一年几次,但每次都要搞成大规模,在要影响力上更进一步。记者采访时,他们正在策划今年国庆期间在蕲春人民大会堂搞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