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23阅读
  • 1回复

演绎出药精不老传奇的姜宏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5220
铜币
34094
威望
32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3-30
姜宏贵展示白术。

蕲春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也是享誉中外的医药名县。在这方水土的氤氲下,姜宏贵37年求解医药缘,一路坎坷一路歌。从靠卖白术谋生,成为上世纪80年代的万元户,到历经市场砥砺,用土方子自研,独创叶枯病、根腐病两种白术防治技术,成为大别山区赫赫有名的药材经纪人,演绎出药精的不老传奇。

3月7日,细雨蒙蒙。刚接完来自刘河镇种药大户李先进的求助电话,蕲春县向桥乡老药农姜宏贵便准备出门去现场问诊。打开熟悉的药材种植话匣子,他有着说不完的话。
55岁的姜宏贵与药材种植结下37年不解之缘。靠种白术起步,卖白术谋生,到如今当起了药材经纪人,他的人生历经无数次起伏,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药精。“白术亩均收入过万,有8000元要靠技术来挣!”指着手上那颗硕大的褐色白术,他非常自信地说。他介绍,目前鄂西地区部分药农种植白术的方法,还是几年前他就淘汰过的落后技术。现如今,姜宏贵自称掌握的叶枯病、根腐病两种白术防治方法,在国内同行中尚不多见。
白术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多年来畅销于市。这种药材种植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技术处置上稍微不慎,就会全军覆没。1983年,承包了村里百亩药园的姜宏贵遇到了一次白术价格暴涨期,每公斤价格由1元涨至24元,他也因此成为当时全县屈指可数的“万元户”。

随后的多年,由于盲目扩大规模,加之并未成熟掌握白术种植技术,他也走了不少弯路。要么产量上不来,要么质量上不去。他只得在几亩责任田里反复试验,反复琢磨。当年和他一起从事白术种植的人,最终都知难而退,唯独他依然坚守。直到2006年,他才比较熟练掌握白术种植技术。
植物不能说话,关键靠人去观察。姜宏贵说,什么是技术?能够让白术正常生长,这就是技术!他举例说,白术感染叶枯病,取决于预防能否提前到位。叶面喷药,要在下雨过后才能去喷,叶面上的细胞膜都张开了,杀菌药才能收到功效。早上有露水的时候,就不能去采摘花球,皮肤毛孔正张开的时候,采摘花球容易导致病菌侵入……
种药要研究地域气候变化,这是姜宏贵最近几年总结出的心得。县气象局提供的长期气候预报,是他最爱看的。立冬前后,如遇干旱,白术种植就可以适度扩大规模,如果雨水较多,就得控制。姜宏贵介绍,我国的白术主产区在淮河流域一带,如果那里出现自然灾害,势必会引起白术的市场价格波动,我们种药、卖药,不研究这个可不行。

白术3年会有一次小涨,10年会有一次大涨,要想靠种植白术求效益,必须提前预知市场变化。长期以来,姜宏贵养成了定期研判白术市场走向的习惯,在儿子的帮助下,学会了用电脑。自己只要有空,就到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等药材市场去转悠,捕捉各类产销信息,而后根据信息来调整产销思路,决定每年冬储多少药材,确保手上的药材能卖个好价钱。最近几年,经他手上倒腾的白术、栀子、百合等地道药材年均超过30吨。“高价种子,低价药材,低价种子,高价药材!”这是姜宏贵总结出的药材价格经验之谈。去年起,白术价格持续下滑,但他预感到另一个药材品种——栀子会出现俏销的可能。果断在村里承包了30亩田地,办起了栀子苗木园。今年初,栀子这个品种在大别山区果然成为抢手货,仅提供种苗这一项,他已获纯利10万元以上。
姜宏贵说:“我这一生,已经离不开中药材,只要能动一天,就一定会坚持干下去!”去年至今,宜昌、罗田、英山、蕲春几个规模较大的药材企业陆续与他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由他提供药材种苗和种植技术,白术、栀子、厚朴等地道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伦落人!
离线网络天下

发帖
1528
铜币
22451
威望
5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4-02
哈哈,“李时珍有后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