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16阅读
  • 1回复

探索中华医药之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4-17
缘起:

记得前些年,《大长今》火了全中国,也火了韩国美食,一时间,全国各地,韩餐馆遍地开花,韩国药膳风靡全国,也因此带动了中医药的知名度。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全鸭汤”中的高丽参,冬季进补之佳品。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可能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又或者味觉上的享受就很知足了,作为一名医学生,不是有的吃有的看就能“喂饱”的。
比起一般的医学生,我或许有点“离经叛道”,虽为西医院校的学生,却对中医极为感兴趣,尤其是中医药。以至于在上完中医课后,都喜欢自己到公园挖点草药来自己捉摸捉摸,当然,有时也会因为吃错药而懊恼不以(误把牵牛子当成牛蒡子,学医的孩子你懂的)。以至于同学对我的“草药”敬而远之。对于对中草药的兴趣加上对旅游的热情,所以当爬山涉水之时,文学院的学生,喜欢吟咏诗句,赞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学院的学生,则会对着山川进行地质地貌的分析;生物系的同学,则会追着一只蝴蝶跑;对于医学院的我来说,除了要保障各院同学的人身安全之外,喜欢低头寻找书中所记载的道地药材。
记得第一本阅读的中医药书籍是《本草纲目》,当时因为时间不允许(高中求学),专业知识基础不够,加上在城市生活,很难深入大山去寻找天然药材。虽说在植物园也能看到,但是比起爬山涉水之后发现药材的豁然开朗,多少有点平淡。再加上我这么一个“爱玩”的性格,跑植物园是满足不了我的。所以,我想踏上当年药王李时珍的寻药之路,体会医学发展的艰辛与不易,满足我游历名山大川,弘扬祖国灿烂医药文化的目的。
我觉的中国医药就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宝库,继屠呦呦的青蒿素得了拉斯科奖之后,国际上对中医药有了肯定。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完善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是很有前景的。但是,我不喜欢死守实验室那一方土地,我更喜欢于现实生活之中发现书本上的知识。知识只有在转化成能力和智慧时才体会出它的价值。因此,我想在旅行中发现,在旅行中升华,在旅行中放空······
主题:重游“本草药王”之路,探索中华医药之旅
目的:重游当年李时珍寻药之路,体会作为医生的不易,与当地人的交流,学习民间医药知识,丰富课本的知识,全面认识医药在民间上的应用。为自己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在游览一些偏远地区时,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普及一些医疗知识。也可以向当地人学习,互相交流经验。让现代医学和中华传统医学得以结合。通过亲自寻找道地药材(或询问当地人)对课本的知识更深入的了解。以医学学习过程为线索,坚定学医之心。
地点:湖北省蕲春县
时间:2012年8月1日到2012年8月4日
线路:福州—南昌—蕲春
线路图:

行程安排:
第一天: 李时珍纪念馆 蕲春科技馆 (人文情怀的熏陶,寻找学习医学的初衷)
上午:李时珍纪念馆 蕲春科技馆
虽然说福建的福州到湖北的黄冈不算远,但是要经南昌转车舟车劳顿,刚下火车,最要紧的就是找个地方下榻.缓解火车上的疲惫(坐硬座省钱的孩子伤不起啊!没有学生票伤不起啊!)收拾收拾心情.因为蕲春是个县城,火车站下车对面就是县政府,附近就有旅店.先安顿下来.到了一个地方我除了喜欢去名胜古迹之外,最爱博物馆科技馆了,它们最能体现当地政府对文化的重视,还有就是门票免费,穷游者最佳选择.如果运气好,还能遇到有解说员姐姐的讲解,那更是受益匪浅啊!
下午:李时珍纪念馆一游
贴上具体简介: 李时珍纪念馆,位于蕲州城东南面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占地80亩,由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墓地、李时珍医史文献馆和药物园四部分组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时珍纪念馆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为仿古(明代)建筑群,气势恢弘,错落有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时珍墓坐落在蕲州镇风景秀丽的雨湖畔。雨湖自明代以来就是“蕲阳八景”之一。在雨湖岸畔,一片古朴典雅,气度恢宏,是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馆内树木茂盛,绿水环绕,坡岗起伏,鸟语花香,仿佛世外桃源。
李时珍陵园由本草碑廊、纪念展厅、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陵园仿古大门上的馆名由邓小平亲笔题写。进入陵园,第一重院落是本草碑廊,墙壁上嵌有96块黑色大理石,石上刻有1983年著名画家蒋兆和所画李时珍像,明末清初文学家顾景星所撰《李时珍传》,明代文坛巨匠王世贞的《本草纲目序》及从《本草纲目》中节选出来的128种本草药.
网络上的贴图不多,但是从描述上来看,多少有点古典建筑的感觉.不知道真实的感观如何,我从小在大宅子里长大,算是明清那时的建筑,但是经过岁月的雕琢,多少在游人眼里有点破旧.但是在我看来比较真实.至少商业气息不怎么浓重.很可惜,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仿古建筑.建筑是仿古的风格,但是早就没有了那份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粉黛黑瓦.都是现代快餐式的产物.据说福州的三坊七巷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街,在福州人眼里,三坊七巷已经随着拆迁而永远留在记忆中了.什么时候才能留住真正的文化遗产啊?听说最近梁启超的故居被拆了,唉!能修的是建筑,修不了的是建筑背后的文化底蕴啊!扯远了.
继续,去了李时珍纪念馆,因为下午营业时间为14:30~17:30 ,短短的几个小时,是不可能游玩尽兴的.当然,如果你是走马观花的玩的话,看个热闹也算够.所以,第一天的下午,我准备游览李时珍墓地、李时珍医史文献馆,是人文上的是熏陶.一则为了缓解旅途疲惫,二则对人文知识的拓展,丰富自己手头上的资料,毕竟网络再想尽也没有纪念馆中记载的具有”当地特色.”
这算是对医学的启蒙吧!我从小爱好自然,对自然充满好奇。可能因为此让我踏上学医这条路。或许每个医学生上辈子都是自然控吧!
晚上: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要好好休息.我一直认为在旅行中要休息好.其次,就是吃当地美食,网友推荐流金岁月茶楼,据说是当地最大的茶楼.可以在吃完饭之后去那看看,当然,只是看看,学生党囊中羞涩的说.可以和旅店的老版套套近乎,毕竟当地人比较了解当地既便宜又美味的食品,我准备带一小盒福州的特产,茉莉花茶,送给老板,能蹭顿饭什么的.和老板交流也能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毕竟旅店老板见的人,听的事比较多,或许还能遇到几个驴友,分享旅途的故事,别是一番乐事啊!
第二天: 李时珍纪念馆,雨湖,中草药市场(医学知识的储备,为行医打下基础)
上午:李时珍纪念馆的药物园和百草园.作为此行的重点,药物园当然不能少逛.在游览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在蕲州,有蕲春四宝,分别是蕲艾、蕲蛇、蕲龟、蕲竹
蕲竹
其竹或细如拇指,或粗如酒杯,色泽晶莹,竹节稀疏,篾质柔软,用途广泛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蕲竹药用有清热、泻火、熄风等作用,并按其形态、功能称“桃枝”、“堇竹”、“笛竹”。入药用堇竹,次用淡苦竹,蕲竹为竹类入药首选品。
蕲艾
蕲艾是名贵药材,茎和叶都可以入药,其味苦或微甘,性微温。据现代化学分析,蕲艾含十七种已知化合物,能治疗多种疾病。
蕲艾还具有异香,可以作调原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具有杀菌的功效。蕲春人更是把蕲艾作为吉祥之物。至今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仍喜欢用蕲艾与昌蒲一起点熏室,这样能灭杀和控制空气中的许多细菌或病毒,对蚊蝇有明显的杀伤效力。同时,蕲艾含浓厚的芳香的挥发油成分,对头痛,鼻塞,胸闷有明显的镇静感,从时令上讲,端午正值初夏,接近梅雨季节,空气潮湿,细菌繁殖,室内易生霉,门窗挂艾,纯洁空气,净化环境,是民间传统的卫生习俗。
蕲龟
蕲龟,因背腹上下生长有绿毛,毛中有金丝状金线而得名,俗称绿毛龟。《本草纲目》载:“蕲龟,即绿毛龟,释名绿衣使者……毛长四五寸,毛中有金线,脊骨有三棱,底甲如象牙色。其大如五铢钱者为真。他龟久养亦生毛,但大而无金线,底色黄黑为异尔。”
蕲蛇

蕲蛇为剧毒蛇,相传人被咬伤,不出五步即死,故称"五步蛇"。因它全身黑质白花,又名白花蛇。蕲蛇头扁,呈蛇头扁,呈三角形,背黑褐色,头腹及喉部白色,散布有少数黑褐色斑点,称"念珠斑"。属部稍扁,尾尖一枚鳞片尖长,叫"角质钩",破腹自杀。蕲蛇虽毒,却是我国的名贵传统中药,是封建王朝皇上指定进贡的珍品。是现今出口的珍贵药材。
李时珍在著《本草纲目》之初,曾多次到蕲州城北的龙峰山等地,考察“白花蛇”,向捕蛇人请教捕蛇、养蛇、炮制蛇酒等技艺。写有《蕲蛇传》一书,后失传。在《本草纲目》中,将白花蛇首次“释名”为蕲蛇,曰:“花蛇,湖蜀皆有,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
重点了解蕲春四宝,为下午的行程做准备.
下午:中草药市场

蕲州药市始于宋,盛于明,历史悠久,载誉九州,素有“人往圣乡朝医圣,药到蕲州方见奇”之说。1991年,蕲春县委、县政府确立“医药兴县”战略后,以举办医药节会为契机,举全县之力,大建药市,市场设施不断完善,经营规模不断壮大。
上午刚看完药物园,下午当然要到中草药市场来实地考察一下,湖北有许多道地药材,而蕲春更甚.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来市场体验一下是必须的.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高手在民间,而且,大隐隐于市.在熙熙攘攘的中草药市场里,来的人或多或少懂点医术.个人认为,从这里吸收知识比书本上来的立体,有血肉之感.
下面附上具体步骤:首先,在中草药市场逛一圈,先摸清具体地形,哪个摊位,地区卖什么药材.其次,重点寻找蕲春四宝,估计很多,结合上午在百草园看的资料,与买家聊聊(可结合具体功效,产地,问问价钱,虽然我不会买.不过这样会被老板鄙视,但好在我脸皮够厚.记得有一次爬山,和山路上卖草药的阿婆聊起来,问她买的是什么草药,有什么功效啊,结果我问完之后没有买,道了声谢谢之后就走了.被同学鄙视了,嘻嘻…)最后,我决定还是买点药材的,我比较钟意一些中医药的矿石,好看啊!而且不贵.我有个习惯,去哪玩就喜欢捡一块当地的石头,回去收藏着!可惜我不是学地质的,具体石头种类历史我是分不出的,所以我只能说出那些石头和我旅行的故事。
晚上:在旅店整理当天的资料,写写旅游心情.好好休息.
第三天 三角山风景区 (理论结合实际,将课本知识用于临床)

三角山,又名笔架山,距蕲春县城西北30公里,横跨蕲春、浠水两县,方园60平方公里,大小山峰近30座,主峰海拔1200米,是鄂东地区名山之一,以其古、奇、特、丽名闻遐迩。山中的“笔架飞瀑”胜景,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
前两天是人文景观的游览,以及一些知识上的知行合一与储备,体力也恢复差不多了。第三天准备爬山。真正体验药王李时珍“踏遍千山,寻遍百草”的历程。三角山是天然的植物园,林果花草,季季纷芳,红茶花树、月内梭罗极其珍贵;这里是有名的药物库,《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药材,三角山就有400余种。 这里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既有山珍野味,又有美景佳境,是人们旅游观光、回归自然的绝妙去处。
三角山还是宗教圣地,隋唐时期山内有36寺庙,72庵观,有“三千和尚八百道人”之说。现存寺庙有三座,即山上的三角寺,山腰的龙门资教寺和山下的达城庙,均香火旺盛。对于宗教,我还是比较喜欢寺庙道观的感觉,有山之处,必有寺庙。而且如果你有幸赶上寺庙的祭祀活动,开拓眼界啊!记得大二寒假那会儿去南普陀寺,从山脚到山顶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寺庙,在登山的过程中,会发现有僧人在山上的石头上打坐。旅客人来人往,他自岿然不动。不知道是否称之为入定。感觉现在的 社会太快,快得让人来不及思考。而人们也越来越现实,功利和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用心参悟生活的真谛。或许,我觉的,旅行是一种方式,忘记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在远方寻找自我,在远方邂逅不一样的自己。
第四天 玄妙观—福州(体会临床医学的诊断治疗)
早上: 玄妙观
李时珍当年为民治病的诊所,原址在蕲州城内麒麟 山,修建于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荆靖王朱祈镐迁建于蕲州城外,文革中被毁。今重建的玄妙观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王任重同志亲笔题写了“玄妙观”三个大字。
学医问药,其目的则为治病救人。把玄妙观当做蕲春的终点也就是此寓意。行走于玄妙观中,穿越时光,来到宋朝,一个个慕名而来的病人来找李时珍看病,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写下药方交与病人。闲暇之余,翻翻医学古籍,上山采药。或许这就是药王平常的生活。在平凡之中才显伟大。作为将来的医学工作者,每天面对的都是病患。我们需要有一颗悬壶济世的心,为今后医疗事业做自己的努力。即使医生的路不再好走,也要坚定的走下去。
下午:回程
在火车上整理一下旅行见闻材料,记录旅行心得体会。
预算:火车票(往返) :260元(硬座)
食宿费:150元
门票:10元(那些景点免门票啊!)
公交等交通费用:100元(公交每次1元,去三角山乘大巴会贵点)
保险费用:20元(买保险很重要)
纪念品费用:50元
其他:50元(存卡里,傍身)
总计:640元

准备工作:
1装备:普通旅行包(有负重系统的,登山背起来没那么累)
一双登山鞋,一双拖鞋(有一双拖鞋穿很惬意的)
个人洗漱用品(绿色出行,杜绝一次性洗漱用品)
指南针,当地地图,瑞士军刀(防止迷路,刀在途中用途很广)
两件短袖,一件长袖,一条牛仔裤,一条快干裤,一条魔术头巾,针线包,袜子(穿着舒适)
云南白药,小药瓶(可待因磷酸盐(止疼),保济丸,抗组胺剂(抗过敏),高锰酸钾)
(磕磕碰碰不可避免)
打火机,手电筒,一条2米长麻绳(关键时可以求生)
巧克力(不方便吃饭的时候是很好的充饥食品)
手机(联系家人,上网查公交,拍照,存的生药资料,求救)
2 现金
带3张银行卡,其中2张为异地去款的前3笔不需手续费的卡,最后一张为邮政的卡,避免有些地方偏远没有ATM(第一次出门玩的时候手续费被银行收走不少,至今印象深刻)身上带少许现金,尽量换成零钱,丢了也不心疼。
3 身份证明
身份证和学生证,把身份证放在里袋里,连同写上自己个人信息,联系电话的纸条一起放,避免手机丢失找不到联系人。学生证则是买门票打折的证明。搭火车验票给学生证就行。
4 资料
《本草纲目》书实在太厚,存电子版在手机里。带一点关于蕲州道地药材的资料,以及《怀斯曼生存手册》,一般后者我出门都会带的。
5 知识储备
仔细阅读旅行计划,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避免禁忌事项.重点识记道地药材
6 其他
学习几句常用的蕲州方言,有利于和当地人拉近距离,交流有种亲切感。收拾一份好的心情,准备出行。
后记:
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园行知客”的活动,这篇计划前前后后写了半个多月,虽然之前旅行也写过计划,但没那么详细,在写计划期间,社会上发生了一些事,就是哈医大的事情,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不懂为什么当今社会对医生种种看法,可能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会给人一些影响,但是我觉的,每一个医学生学医的初衷都是本着治病救人的理想。写这篇计划的时候,更加坚定走医学这条路,即使我不能成为临床医生,但也要为医疗事业尽自己努力。
任何计划都不会百分之百的完美,计划只规定了行程的大方向,并不能成为旅行的教条,旅行崇尚自由,崇尚一切随缘,缘到,心到。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随遇而安的心情,享受旅行途中的意外收获,旅行在他乡,生活在路上,没有人能预言明天,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今天。或许,你一个不经意的回头,就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离线网络天下

发帖
1528
铜币
22451
威望
5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4-18
蕲春四宝也被提及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