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微软CEO鲍尔默在洛杉矶的记者会上宣布推出Surface平板电脑,随着微软自有品牌平板电脑的推出,人们不禁有一个疑问,难道微软要像苹果和谷歌一样自己来做硬件?要知道这一举动已经打破了微软所保持的37年不生产个人电脑的历史,Surface推出后微软的众多合作伙伴纷纷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这一产品还没开卖就遭到了合作伙伴的抵制,它将走向何方?

Surface可和日常办公无缝衔接,最有可能取代PC
在Surface之前,如果消费者想买平板电脑只有两个选择,一是iPad,一是Android平板,iPad有着极强的娱乐体验,Android平板推出的时候希望在商务办公领域击败iPad,但事实上无论是iPad还是Android平板都要受应用的制约,如果缺乏某一种操作所必须的应用,这个操作就难有很好的体验或这根本无法实现。
比如说想使用网上银行,那么只能通过客户端来实现,通过浏览器直接登陆的话各种安全验证根本没办法使用,而使用客户端则只能使用部分功能,和PC上的功能是完全没办法比的。再比如编辑完一个文档,也没办法通过USB口连接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来,只能通过各种所谓的云打印来实现,如果你只有一台普通的家用打印机,就想也不要想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Pad虽然比Android平板有着更好的体验,Android虽然有着一个比iPad更开放的平台,但是这二者显然都是无法和日常办公无缝衔接的,但是Surface可以做到这一点。
Surface有两个配置,一个基于ARM架构的,采用NVIDIA Tegra处理器,配备10.6寸屏幕,具有32GB和64GB两种容量可选,厚9.3mm重676克,预装Windows RT版操作系统。另外一个配置是基于传统的x86架构的,采用英特尔Ivy Bridge酷睿i5处理器,同样配备10.6寸屏幕,具有64GB和128GB两种容量可选,厚13.5mm重903克,预装Windows 8 Pro操作系统。ARM版Windows 8和x86版 Windows 8的应用并不通用,因此ARM版Surface即便预装了Windows RT系统,并不会和iPad或者Android平板有本质区别,真正吸引人的是x86版的Surface。
x86版Surface虽然要重一些厚一些,但是内部却有一颗英特尔的“芯”,可以兼容各种传统的软件,在iPad和Android平板上遇到的一些难以实现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iPad推出的时候,大家都被这种全新形态的产品所折服,不少人也喊出了“取代PC”的口号,实际上乔布斯自己也明白iPad固然可以影响到PC的销售,但是想取代PC是不可能,毕竟这二者不仅形态不同,功能也不同,自然用途也不同,二者互补性更强。在All Things D大会上,乔布斯就表示,PC形态的转变是必须的,但是iPad未必是其替代者,而x86版Surface则是真真正正有可能取代PC的产品。
Surface刚刚 发布,就有朋友来问这款机器什么时候可以买到,笔者反问朋友为何对Surface如此感兴趣,朋友表示,如果买了Surface,就可以不用背着笔记本到处走,带了一个Surface什么工作都能做,到公司也可以外接键盘用来办公,即便是公司复杂的网络环境Surface也可以应付。想必这也说出了很多用户的心声。
Surface打破微软和电脑厂商37年合作实出无奈
但是Surface的推出,打破了微软和电脑厂商保持了37年合作历史,一直以来,微软只提供操作系统,并不生产个人电脑,而是由电脑厂商来制造电脑并安装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之于电脑厂商虽说上游和下游的关系,电脑厂商除了Windows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面对微软只能保持一个较低的姿态,但是微软还是需要电脑厂商来帮助他推广新的操作系统,每一次操作系统升级换代,微软只能站在幕后,电脑厂商在台前的力推功不可没。
Surface的推出,则有可能毁掉这种保持已久的合作关系,况且Windows 8即将发布,微软还有赖各大电脑厂商帮助其推广,Surface无疑会让微软和合作伙伴之间产生罅隙,这对于微软而言是有风险的。
近日宏碁董事长王振堂就抨击微软Surface将给个人电脑的生态系统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王振堂还表示已经提醒微软“自己做平板电脑并不是微软擅长的领域,请三思而后行”,虽然目前来看只有宏碁跳出来表示“反Surface”,但是谁能否认,其他电脑厂商可能也是心存不满,只不过比较隐忍不愿出头而已。
惠普在Surface推出后就宣布停止了ARM架构Windows RT平板开发计划,华硕表示对自己的产品创新能力很有自信,并不会仅限于和微软合作,联想则比较乐观,认为微软的所为只是为了刺激需求,并不会对OEM造成什么影响。这几家厂商的态度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不难看出大家对微软推出Surface还是持有保留意见的,毕竟谷歌推出Nexus系列手机和平板都是选择了和厂商合作的方式,而非自己单独推出。
实际上,微软选择自己推出Surface平板电脑也是无奈之举,苹果借势iPad和MacBook Air,在操作系统领域不断侵蚀微软市场份额,微软甚至没有办法来做有力的还击,微软并不信任宏碁等合作伙伴的创新能力,就像英特尔同样也对这些合作伙伴创新能力持怀疑态度一样。微软自己不推出Surface,就只能受制于电脑厂商,如果大家迟迟无法拿出有力的方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苹果甚至谷歌侵吞自己的份额,而推出Surface,虽然和电脑厂商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在这个终端为王的时代,自己推出的产品更好把握。
Surface是微软对OEM将军之作,如意算盘或落空
微软不会不明白做软件和做硬件之间的利润差,但是这次微软似乎是铁了心要做一款平板,Surface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售价,售价之所以没有早早公布,因为Surface是微软对OEM厂商的将军之作,而售价则是微软进退自如的关键。
一方面Surface的推出可以有效刺激用户需求,不否认,Surface是一款精雕细琢的产品,比之前各厂商为谷歌设计的Android平板都要出色,通过一款自己可以把控的产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让消费者意识到Windows 8平板的优势,进而推动整个Windows 8平板阵营的反扑。
另一方面Surface的存在可以给电脑厂商敲响警钟,如果大家不能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那么微软完全可以甩开所谓的合作伙伴自己对抗苹果,联想、华硕等厂商对Surface的态度很明显的表示微软这一想法的可行性,而宏碁的反映似乎有些过激了。
据IDC数据显示,全球平板市场除了苹果,销量最高的三星平板单季度销量不过240万台,华硕能有80余万台,宏碁则仅有不到40万台,这样的销量根本不具备和微软议价的资格,宏碁虽然在PC方面出货量不错,但是一则宏碁不可能牺牲PC的利益来要挟微软,二则宏碁在这个奥运年表现极为糟糕,也不会搞僵和微软的关系,跳出来表态恐怕也只是逞口舌之快,并不会有什么实际行动。这也是微软敢于拿Surface来将OEM厂商一军的关键所在。
Surface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整个Windows 8平板阵营的成功,微软是明白这一道理的,而微软推出Surface不论直接目的如何,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硬件来保住操作系统上霸主地位。
关于Surface的定价还是一个谜团,最初的消息时Windows RT版Surface售价599美元,Widnows 8 Pro版Surface售价999美元,而后又传出消息称Windows RT版Surface售价也要1000美元,Windows 8 Pro售价更高,而且要再Windows 8正式发布90天之后才会推出。
Windows 8 RT版Surface起到的只是一个试水的作用,真正有攻击力的是Windows 8 Pro的Surface,如果各大厂商能够有给力的产品推出,微软完全可以把Surface束之高阁,而如果各大厂商表现平平,微软就可以给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亲自用Surface来和iPad竞争,Surface进可攻退可守,去留完全取决于OEM厂商的表现。
但是值得商榷的是,微软将x86版Surface放到明年开卖,可能会错过最佳时间,如果苹果如期推出iPad mini,将会对平板市场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大,等到微软发现合作伙伴不给力而准备祭出x86版Surface时,这可能已经不是一件多么具有杀伤力的武器了。另外,微软通过Surface来对合作伙伴进行试探,难免会让合作伙伴心凉,宏碁虽然表现过激,却也反映了各大厂商内心的态度,如果微软和各大电脑厂商从合作伙伴变成竞争对手,恐怕最后就真的是空打如意算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