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66阅读
  • 1回复

探访鄱阳湖畔瓦屑坝:江南古移民故土今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5220
铜币
34094
威望
32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8-17
鄱阳湖瓦屑坝

  在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畔,有一条看似普通的土坝“瓦屑坝”,600年前,百万江南移民从此出发,迁往江淮、苏北、湖广、四川,史称“洪武赶散”。瓦屑坝三字写入所有移民的家谱中,成为千万移民后裔心中的根。
  在中国移民史上,早有“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之说。瓦屑坝村位于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村畔就是鄱阳湖。村主任朱秀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说,早在汉代彭蠡古泽淹没阳、海昏之前,鄱阳湖尚未易名之时,这里已是江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走在村中小路上,脚下全是白色或青色的瓷片,朱秀敖说,整个坝上和村庄下面全是瓦屑和瓷片,最厚的地方有3米。这条坝从双港到表恩村,长达10公里,在西汉时期,这一带是烧陶制瓦的繁华工业区。
  在朱秀敖家中,堆积着他多年来从坝上收集到千余块古瓷碗底和残片。这些瓷片上绘有各种图案和文字,有的古朴,有的精美。朱秀敖说,这些陶瓷经过专家鉴定,属于汉代和唐宋时代的产品。
  记者看到,村里一砖木结构房屋的墙上,有不少印有花纹的砖块,朱秀敖告诉记者,这些砖块是村民盖房时从湖边捡来或种地时挖出来的。砖块上的鱼纹、车轮纹清晰可见,专家鉴定后称是汉代砖块。
  南京工程学院学者张靖华多次来到瓦屑坝考察,并在青龙山、扁子港发现了多处马蹄窑和龙窑。他在调研报告中写道,瓦屑坝原是繁华的陶瓷工业区,后因黄巢起义,战火四起,烧陶制瓷的匠人去了姑苏、浮梁,这里才衰落了。连绵10公里的瓦屑陶片,就是历史的遗证。
  村庄东南的扁子港是古代码头,离湖水30米处,有一枯朽的古樟,早年村民在此处挖出一宽约8米的古窑。这个港口,这棵古樟,被记录到多个姓氏数百年前的家谱中。
  鄱阳县鄱阳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汪填金告诉记者,明洪武年间,因战乱灾荒,江北人烟稀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江西移民200余万,而从瓦屑坝移民多达百万人,由鄱阳湖入长江,再迁往皖、苏、鄂、川。现今武汉有鄱阳街,汉川有江西垸;蕲春有瓦屑坝,四川有移民碑。
  这片故土始终被远方魂牵梦绕。每到清明时节,瓦屑坝迎来大量前来寻根问祖的移民后人。现年80岁的老人胡贵泉告诉记者,前来寻根的人多来自安徽、湖北、四川,一到村里就寻找土坝,寻找古樟,他们祖先登船远去时记得渡口那棵古樟,都问古樟在不在,古樟成为他们祖先离开故土最后的回忆。
  胡贵泉说,前来寻根问祖的后人,有的三叩九拜,有的大哭呼喊“我回来了”,场面非常感人。在举行完祭祖仪式后,他们都会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坯泥土,包好它,再黯然踏上归程。
  鄱阳县旅游局局长舒凯东告诉记者,该县正拟对瓦屑坝进行保护性开发。重现移民圣地,复制古代制陶基地,建立移民历史博物馆,恢复移民码头,建设制陶体验区。他表示,也欢迎移民后裔能够参与瓦屑坝的保护与发掘。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伦落人!
离线网络天下

发帖
1528
铜币
22451
威望
5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8-18
沙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