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曹巧红
用车量骤增 租车费上涨
“7月以来,神农架景区每天都是‘黄金日’,最高一天达2万人次,星级酒店和农家乐旅馆住宿设施爆满,有时还要安排游客住到邻近的宜昌兴山县。”神农架旅游委主任王林日前在湖北省旅游局长座谈会上说。一到周末,旅游委的20多名干部都要投入到帮客人“找房”的队伍中,纷至沓来的避暑游客将只有1.5万张床位的神农架旅游小镇木鱼镇挤得满满当当。
与神农架的干部“找床”异曲同工的是武汉各大旅行社计调经理们“找车”。
湖北省中国旅行社与省内12家旅游客运公司签订了长期的租车合同,然而,今年暑期,他们租车不像以往那样随叫随到了,有时要提前一两周预留“控制”好周末用车。据该社总经理乐爱娣介绍,今年暑假期间,教师团和单位会议团队特别多,有时周末有上千人的团队发往一个方向,一天就需要租用几十台车子。必须提前很多天就做好用车计划,向旅游客运公司预订,否则就拿不到车。
据了解,今年7、8月,湖北省旅游市场呈现进出两旺的格局,省内居民出游势头强劲,省内游持续火爆,入鄂游也达到今年以来的一个高峰,特别是汉宜铁路沿线城市,今年暑期旅游形势火爆大大超过往年同期。多重因素的叠加让旅游用车难的问题突显出来。
“游客多,我们又喜又忧。”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经理周建军说,“7月中旬以来,每个周末要发几十个团队,给旅游用车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多家武汉旅行社老总们有同感,往年暑期游旺季是七八月份,今年到8月中旬仍“高烧”不退。
周建军介绍,今年暑期游以武汉为中心的300公里半径范围的省内短线游受到热捧,漂流团、会议团、避暑团让人应接不暇。常年与湖北省中青旅签订合作协议的旅游客运公司有11家,每家有30到40台车,然而,这个暑期的几个周末,为租到车,湖北省中青仍然“费尽口舌,想尽办法”。
总部设在宜昌的湖北省峡州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杨旋介绍,今年7月,该公司接待游客共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0%成以上,由于“预控”得当,总体上没有出现“用车荒”,但用车成本增加了不少。
市场需求决定价格,旅游车辆“抢手”,自然推高了用车价格,不少旅行社反映,近两个月租车价格普遍上涨了一到二成,一些长线产品用车价格涨到三成,有的旅行社为租到车,也只能忍痛接受。
杨旋分析说,除市场需求因素外,部分旅游客运企业管理不规范也是原因之一。省内大部分民营旅游客运公司一般自有车辆只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余为入股或其他形式管理的车辆,公司对车辆的掌控能力较弱,部分车主挑“线路”,看价格出车也是重要原因。
客运企业少 管理待规范
湖北省旅游局和湖北省运管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省共有旅游客运企业94家,共有旅游营运车辆2672台,其中武汉和宜昌两大旅游城市分别有旅游客运企业28家和15家,车辆总数1486台,占到全省的半壁江山。
相比较而言,一些新兴的旅游城市旅游车辆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如温泉之都咸宁市才1家旅游客运企业,合格的旅游车辆不到30台;拥有十多个漂流景区的黄冈市只有2家旅游客运企业,车辆总数不到80台。“来这里漂流的游客一般都是自驾车或者由外地旅行社租车,景区和地接社都没有接待车辆。”英山县桃花冲毕昇漂流景区负责人说。
暑期游车辆吃紧,除了今年旅游市场特别火爆的因素之外,也与湖北旅游客运市场的有待规范有关。湖北省旅游局监督管理处调研员王令德说,去年以来,湖北省多门部联合开展了大规模的旅游客运市场整治,除了用“灵秀湖北”标志和“湖北旅游客运”字样统一运营车辆车身标识外,还引导旅游客运企业实行“公车公营”,清理整治不达标的挂靠经营车辆,一部分合格的挂靠车辆通过入股形式由旅游客运企业统一管理经营,这也可能导致一小部分原有旅游客运车辆流失,因为有些原来挂靠的私人车主与企业可能“谈不拢”,而放弃旅游客运这块业务。但“公车公营”是趋势,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让“黑车”死灰复燃。
另外,旅行社自有车辆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北省拥有旅游车辆的旅行社不到10家,车辆总数100台左右,武汉市仅武汉东方国际旅行社和国旅武汉公司两家旅行社拥有不到30台车。“养车费用高,手续难办”是绝大多数旅行社不自已成车队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局面让旅行社用车“受制于人”,旅游旺季“找车”也在各旅行社老总们的意料之中。
应对用车荒 各家有招儿
为应对旅游旺季用车难,旅行社可谓使出浑身解数。
湖北省中旅总经理乐爱娣介绍,用车难的主要原因是不少旅游团队预订时间短,用车急,导致旅行社不能提前做好用车计划。特别是内宾团,有时只提前两三天预订线路,对于这样的团队,能安排的尽量安排,不能安排的,只能劝说游客延期或放弃,不能为接团队而租用不合格车辆。
乐爱娣介绍,对于入境旅游团队,车辆调度就不存在问题,因为入境团往往是提前几个月或者半年就预订好的,一切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湖北省中青旅等旅行社的做法是将部分“汽车团”改为“高铁团”,大交通由汽车改为高铁列车,到达目的地后由当地地接社负责接待车辆,比如今年汉宜沿线的很多就是这样操作的,虽然成本上升了,但舒适度也提高了,游客一般能够接受。
一些散客被迫改为自驾游。武汉的周小姐在报纸上看到,武汉某旅行社推出的一条省内3日游线路十分优惠,约好几个朋友一起去报名,却被告知已经报满了,车子坐不下。旅行社劝其选择自驾车,可负责帮其订房、订餐、订票。尽管这样玩起来会累一点,但周小姐还是听从了旅行社的建议。
湖北省运管局运输处的干部小陈介绍,省运管局为应对“用车荒”出台过相关应急预案,允许具有包车资质的旅游客运公司临时租用符合旅游用车要求的道路客运企业车辆供旅行社租用,但必须向省运管局报备。但该局今年尚未收到过报备申请。
说“用车荒”并不完全贴切,因为这是季节性和结构性“用车荒”。武汉市某旅游客运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该公司有拥有42台车,平时有些车辆因为需求不足而闲置,到了节假日,就显得供不应求。30多座的客车最受青睐。
同时,原来一些经历过旅游用车瓶颈的市、州正在想法改变这一格局,宜万铁路开通后,恩施州旅游市场全面打开,经历过旅游用车、餐饮等阵痛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从旅游六要素各方面下力,旅游客运企业由原来的几家增长到了现在的20家,车辆数量也有227台,基本上能满足日常接待需求,然而,在恩施这样的避暑旅游旺季,仍显得捉襟见肘。
●相关报道
西宁检查旅游客运安全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讯(驻青海记者 唐仲蔚)由西宁市旅游局牵头,西宁市交通局、安监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共同组成联合检查组,从7月10日开始对西宁的旅游客运安全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检查。
此次专项整治活动中,检查组通过走访旅游客运企业、深入景区(点)停车场和上路检查等方式,对本地从事旅游客运车辆和省外旅游客运车辆进行了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旅游客运车辆320辆,其中外地车辆114辆,查处违规车辆23辆。对违规车辆查扣后立即进行现场整改和处罚;对无证照违规经营的车辆交由县运管部门处理。
针对出现的旅游客运车辆管理混乱、问题和隐患和外来省市旅游车辆安监单存在空白、涂改、无加盖公章等问题,以及部分客运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车辆管理制度不规范、没有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不到位、车辆上路无安监单、包车单等问题,检查组都及时进行了整改,从而加大了检查监督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游客出行安全。
甘肃增运力为敦煌游“减压”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讯(余艳兰)每到旅游旺季,甘肃敦煌就会成为中外游人云集的地方,“进不来出不去”的交通瓶颈也会显现出来,为解决这个难题,近日,甘肃省在航空和铁路等方面增大运力,为敦煌旅游“减压”。
据了解,近日起,为方便游客进出敦煌,海航增开兰州—敦煌往返航班,20:20从兰州起飞,敦煌落地时间22:20,停场40分钟后,23:00从敦煌起飞,00:50到达兰州。该航班周二、四、六、日执飞,每天可提供兰州—敦煌往返航班座位数1048个。
同时,敦煌机场目前还通航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6个城市,开通了西安—敦煌—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敦煌—西安、北京—敦煌、上海—西安—敦煌、南京—兰州—敦煌、西安—兰州—敦煌、兰州—敦煌、北京—兰州—敦煌等8条航线。每周执行航班66班,可提供座位数18400个;每天最多执行航班12班,最多可提供座位数343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