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守禄右与记者商讨校服分配方案
在汉口汉正街做女裤批发生意的河南老板余守禄,委托本报向贫困学校捐献12000套库存小学生校服(详见楚天都市报昨日A02版)。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短短一天内,本报共接到来自全国各地50多个认领电话,希望获得资助。
认领学校大多来自山区
昨日一早,一名在赤壁市团市委挂职的武汉大学老师致电本报,想帮赤壁一些贫困乡村的小学生认领些校服。他在电话中称赞余守禄的善举,“我们要向这样善良、大义的老板致敬,希望社会多涌现这样的好心人。”
随后,来自恩施、十堰、黄冈、孝感、武汉等全省各地的电话响个不停。恩施市太阳河乡柑树小学校长陈媛致电说,学校离乡镇有近十公里路程,非常偏远,有的孩子最远要步行2个小时左右才能到学校,没有报纸和网络,还是一个朋友告诉了她这一信息。学校只有80多名学生,一些学生家境贫寒,一件衣服要穿很久。这些学生从来没有穿过校服,希望余守禄能给学校捐一点。黄冈蕲春县张板镇陈广小学校长陈美俊也打来电话,想为大别山区的儿童换上统一的校服。
记者统计发现,认领校服的电话大多数来自贫困山区。
省外人士也希望认领校服
昨日,还有来自省外打来的认领电话。在贵州铜仁地区和平乡孟溪村一所小学支教的武汉人徐亮,昨日从母亲那得知这一消息后致电本报,想给他支教小学的200多名学生,每人争取一套校服。
昨日下午,《贵阳晚报》记者江兴勇和杨林国也打来电话,想帮贵州贫困山区的小学生认领校服。他们在采访时发现,安顺市普定县、黔西南州等地有大量贫困小学生,学习条件很艰苦,很多人不仅是留守儿童,有的甚至都不能吃上午餐,急需社会帮助。希望本报牵线搭桥,给很多需要帮助的学校送去校服。
余守禄得知后当即表示,“哪里有需要,就可以捐到哪里。”决定给贵州地区捐献2000套校服。
校服有望近日发放
昨日,打来电话认领校服的数量超过12000套。学生都开学了,余守禄表示,“要尽快将校服送到学生手中。”
由于校服暂时库存在河南商城县厂房内,1万多套服装拖过来后,暂无仓库存放,昨日,余守禄向汉正街中心商城商会寻求帮助,商会闻知他的义举,很快就敲定存放地点。
今日,余守禄将赶往河南商城老家,将库存的校服运往武汉,并进一步核实筛选认领申请,最终确定受助名单,尽快将衣服发到受助学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