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55阅读
  • 1回复

蕲春“扁担婆婆”做野菜生意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勿忘我
 

发帖
1664
铜币
18381
威望
5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0-07


  肩挑野菜下山,沿街提篮小卖,创办专业合作社,蕲春檀林镇独山村女干部陈学兰,硬是将这不起眼的野生植物做成村民增收项目,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年近六旬的她,被村民们冠以“扁担婆婆”的美称。

  临时午餐悟出商机

  昨日,记者来到蕲春干鲜货市场,正碰到陈学兰从山里收野菜回来(如图)。59岁的她看上去很精神,30多公斤的担子挑在肩上显得很轻松。她的山野菜合作社的窗口设在市场的第12号店铺。

  陈学兰介绍,她所在的檀林镇独山村地处大别山区,过去,村民出门见山,致富无门路,生活贫困。2000年秋,时任檀林镇镇长的何琼到独山村检查工作,被临时安排到她家吃中饭。“当时,我什么也没准备,只有几碗蒸山菜。何镇长吃得津津有味,连说这些菜在外面是吃不到的。”

  何琼的一番称赞,让陈学兰眼睛一亮——何不组织妇女上山采野菜,然后再拿到城里卖,这样一来,村民手头不就有钱吗?

  作为村妇女主任,陈学兰说干就干,全村妇女纷纷响应。见陈学兰总是用扁担挑菜下山,人们送了她“扁担女”这个雅号。

  进城揽回首张订单

  独山村妇女陈银萍回忆说,当初,陈学兰带着姐妹们把山野菜挑进城里去卖,许多人都不看好。几天下来,山野菜还堆在家里,大家都有些泄劲。这时候,陈学兰带着几小袋样品下了山。回来时,她带回一张送货明细单,让大家按上面地址分别送货。

  难道她有通天的本领?经大伙追问才知道,原来陈学兰在下山的这几天,特地去十几家单位和餐馆义务做厨师,亲自下厨将山野菜做好,让大家品尝。这一招果然见效,由此引来了独山村的第一笔订单。

  如今,昔日的“扁担女”已成了“扁担婆婆”,而这一小小的野生植物,也渐渐让村民们的荷包鼓了起来。

  据了解,2003年后,檀林镇其他村民纷纷效仿独山村,山野菜被确定为该镇村民增收项目。镇政府还专门设立每月三天赶集日。每逢赶集,商贾如云,“檀林山野菜”成了当地最抢手的山货之一。

  年销山野菜十余吨

  昨日,记者走访了檀林独山、大王等7个村,只见大部分村民都建起了新房,年轻人骑上了摩托车,不少老人还用上了手机。这些村民中不少都是靠做山野菜生意脱贫致富的。

  檀林镇委书记徐波称,山野菜至今仍是当地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只不过村民不再像以前提篮小卖——2007年初,陈学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统一上门收购。

  眼下,该合作社除独山村,附近还有大同镇、张榜镇等上千户村民加盟,入社村民只要打一个电话,陈学兰就会派人上门收购,所收产品当场验货,当场付款,从不打白条。年近六旬的她,除了跑市场,找销路,还学会了网上销售,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从2007年起,该合作社每年销售山野菜10余吨,10多种山野菜畅销武汉、黄石及江西九江、安徽太湖等地。
离线缘份天空

发帖
2673
铜币
26498
威望
77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0-08
哇,真是想不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