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在中国:房子是个大问题
“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就是又一个光棍节,而我还是没能够脱光…”11月11日“光棍节”的前一天,太原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戴军将自己的QQ签名进行了更新。
11月11日,因为4个阿拉伯数字“1”凑在一起,被中国年轻人戏称为“光棍节”。
“周围不少同学已经结婚了,过光棍节其实挺尴尬的。”28岁的戴军说,今年“光棍节”恰逢周末,与其尴尬过节还不如积极应对,今年,他报名参加了当地一家婚介机构举办的“光棍节”相亲活动。
“结婚至少应该有套房子吧,相亲不像是校园恋情,而这种通过介绍方式最先了解到的肯定是对方的工作、学历、包括经济条件。”就职于太原市园林部门的侯女士说,自己就是通过相亲找到了另一半。
用侯女士的话说,“物质条件是婚姻的基础”。
“相亲次数不少,但是对方总会提及工作、房子、还有收入。”戴军的家乡地处山西北部的一个县城,如今大学毕业后工作5年,除了日常生活费用,自己积攒的收入还不足以在太原市购买一套住房。戴军说,没有房子没有汽车,这似乎成为自己相亲不成功的重要因素。
戴军并不是个例。有媒体称,中国式相亲如同商业交易。
2012年初,由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与百合网联合发布《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九成女性选择对方“有稳定收入”为结婚的必要条件,而近七成女性选择“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
这项调查显示,近80%的受访单身女性认为男性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配谈恋爱”。其中,有27.1%的人甚至认为,男性月收入10000元以上才适合谈恋爱。
没有房子不结婚,在中国,持这样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有房产不见得就有幸福婚姻,没房产不见得婚姻不幸福。
在太原迎泽公园相亲角,每逢周末都有数百位家长互通信息,替孩子寻找心仪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