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74阅读
  • 1回复

激战大田畈———阳新抗日救亡史实(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qcip
 

发帖
3392
铜币
14462
威望
24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密云不雨又清明,旧地重游百感生。富水楼前悲旧约,沧浪亭畔喜新晴。十年戎马成虚幻,一领头巾迭变更。忍辱救时谁识得,重莸留待后人评。”这首《雉城感怀》是程荆门的大手笔,反映了他当时心态复杂,立场摇摆不定。 程荆门因在乡里调解房头宗派纠纷而树立了威望,抗战爆发后,程荆门积极扩大势力,拥兵金龙地区(泛指大箕铺至韦源口江边的狭长地带),人称“金海王”。1939年,其部被国民党湘鄂赣挺进军收编为第五纵队第二十支队,程荆门任支队长。
  1942年5月,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五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派遣五师十四旅主力挺进鄂南。 1942年夏,第二阶段军事行动,边区党委派遣鄂南工作团进入鄂南后,以黄道平为书记、桂平为副书记的中共阳大县委成立。阳大县委是阳大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核心。1942年8月,阳大根据地组建了阳大支队,由冯坤吾(后桂平)任支队长,逐渐成为能深入敌后独立作战的力量。阳大县委对程荆门部展开统战攻势,于1942年秋由共产党、国民党、地方绅士三方参加,达成组建“三三制”阳大政务委员会的协议,由桂平、程荆门分别任正副主任。桂平写下一副对联:“国共永同盟,杀尽倭奴方罢手;军民长合作,挽回失地始甘心。”
  1942年底,由国民党别动军总司令盛喻为总指挥的国民党顽军向阳新、大冶地区围攻。十四旅主力返回江北,只留下十四旅四十二团三营协同阳大支队坚持活动。1943年1月下旬,新四军四十二团三营、阳大支队在黄道平的率领下撤出阳大抗日根据地,渡过富水河,进入阳新与瑞昌交界地区,开辟了阳瑞边抗日根据地。桂平则率少数武装在根据地与顽军周旋。顽军对阳大抗日根据地彻底“清剿”后转入大鄂根据地。1943年10月,程荆门部又被进军阳大地区的国民党别动军总司令盛喻收编为第三支队,重新脱离了统一战线阵营。
  阳大、阳瑞抗日根据地的税务所、卡每天将收取的大批税金送往江北或转交十四旅作为军费。商民救国会为根据地和新四军代购各种紧俏物品,每当部队需要资金时还献出财物,有力地支援边区财政。阳大、阳瑞抗日根据地还成立了抗日十人团、妇女救国会、战地青年服务团等抗日群众团体。
  1944年9月,党中央决定派遣359旅一部作为开展湘鄂赣及华南敌后工作的南下支队。10月31日,南下支队正式命名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1支队(简称南下支队),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1945年2月23日晚,南下支队主力在王震、王首道的率领下从蕲春过江在阳新黄双口登陆。25日下午,在白沙铺越过阳大公路时,击溃了日本的一个运输队。26日中午,部队到达大田畈、伍家祠、团林湾一线。支队领导考虑到10余天的行军、渡江、作战,部队十分疲劳,决定就地宿营。
  当第一大队进驻大田畈时,大队长陈外欧带领各营、连干部察看大田畈地形。为防止三溪方面日军突然袭击,他命令五连占领大田畈东南方向3公里处的一道山岗,构筑防御工事并向三溪口派出侦察组。
  日军在阳大公路遭南下支队打击后,马上纠集大冶、阳新、三溪口等据点日军600余人,于26日午后向大田畈方向扑来。侦察组组长曾世勇将4名侦察员分成两组,齐向大路上的日军开火。日军立即摆出战斗队形搜索前进。二营长听到枪声立即赶到五连阵地,急令五连二排推进到主阵地前的无名高地阻击。日军不断地向无名高地冲击,都被二排击退。二排奉命撤回主阵地,日军占领无名高地后,在密集炮火掩护下,向五连阵地发起一次又一次进攻。五连以构筑的工事为依托,予日军极大的杀伤,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在五连阻击日军时,王震命令第一大队投入战斗,第二大队迅速驰援,坚决消灭来犯之敌。
  入夜,反击部队分别进入指定位置。晚8点,一声冲锋号,各路部队同时向无名高地的日军发起进攻。担任主攻的二连,在连长朱新阳的带领下一跃而起,投出一批手榴弹,便冲入日军阵地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朱新阳的腹部受伤,肠子流了出来,他一手将肠子塞了进去捂着伤口,继续指挥战斗。日军在南下支队3面夹击下,见大势已去,急忙收集残兵突围逃走。朱新阳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这次战斗击毙日军70余人。)“密云不雨又清明,旧地重游百感生。富水楼前悲旧约,沧浪亭畔喜新晴。十年戎马成虚幻,一领头巾迭变更。忍辱救时谁识得,重莸留待后人评。”这首《雉城感怀》是程荆门的大手笔,反映了他当时心态复杂,立场摇摆不定。 程荆门因在乡里调解房头宗派纠纷而树立了威望,抗战爆发后,程荆门积极扩大势力,拥兵金龙地区(泛指大箕铺至韦源口江边的狭长地带),人称“金海王”。1939年,其部被国民党湘鄂赣挺进军收编为第五纵队第二十支队,程荆门任支队长。
  1942年5月,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五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派遣五师十四旅主力挺进鄂南。 1942年夏,第二阶段军事行动,边区党委派遣鄂南工作团进入鄂南后,以黄道平为书记、桂平为副书记的中共阳大县委成立。阳大县委是阳大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核心。1942年8月,阳大根据地组建了阳大支队,由冯坤吾(后桂平)任支队长,逐渐成为能深入敌后独立作战的力量。阳大县委对程荆门部展开统战攻势,于1942年秋由共产党、国民党、地方绅士三方参加,达成组建“三三制”阳大政务委员会的协议,由桂平、程荆门分别任正副主任。桂平写下一副对联:“国共永同盟,杀尽倭奴方罢手;军民长合作,挽回失地始甘心。”
  1942年底,由国民党别动军总司令盛喻为总指挥的国民党顽军向阳新、大冶地区围攻。十四旅主力返回江北,只留下十四旅四十二团三营协同阳大支队坚持活动。1943年1月下旬,新四军四十二团三营、阳大支队在黄道平的率领下撤出阳大抗日根据地,渡过富水河,进入阳新与瑞昌交界地区,开辟了阳瑞边抗日根据地。桂平则率少数武装在根据地与顽军周旋。顽军对阳大抗日根据地彻底“清剿”后转入大鄂根据地。1943年10月,程荆门部又被进军阳大地区的国民党别动军总司令盛喻收编为第三支队,重新脱离了统一战线阵营。
  阳大、阳瑞抗日根据地的税务所、卡每天将收取的大批税金送往江北或转交十四旅作为军费。商民救国会为根据地和新四军代购各种紧俏物品,每当部队需要资金时还献出财物,有力地支援边区财政。阳大、阳瑞抗日根据地还成立了抗日十人团、妇女救国会、战地青年服务团等抗日群众团体。
  1944年9月,党中央决定派遣359旅一部作为开展湘鄂赣及华南敌后工作的南下支队。10月31日,南下支队正式命名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1支队(简称南下支队),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1945年2月23日晚,南下支队主力在王震、王首道的率领下从蕲春过江在阳新黄双口登陆。25日下午,在白沙铺越过阳大公路时,击溃了日本的一个运输队。26日中午,部队到达大田畈、伍家祠、团林湾一线。支队领导考虑到10余天的行军、渡江、作战,部队十分疲劳,决定就地宿营。
  当第一大队进驻大田畈时,大队长陈外欧带领各营、连干部察看大田畈地形。为防止三溪方面日军突然袭击,他命令五连占领大田畈东南方向3公里处的一道山岗,构筑防御工事并向三溪口派出侦察组。
  日军在阳大公路遭南下支队打击后,马上纠集大冶、阳新、三溪口等据点日军600余人,于26日午后向大田畈方向扑来。侦察组组长曾世勇将4名侦察员分成两组,齐向大路上的日军开火。日军立即摆出战斗队形搜索前进。二营长听到枪声立即赶到五连阵地,急令五连二排推进到主阵地前的无名高地阻击。日军不断地向无名高地冲击,都被二排击退。二排奉命撤回主阵地,日军占领无名高地后,在密集炮火掩护下,向五连阵地发起一次又一次进攻。五连以构筑的工事为依托,予日军极大的杀伤,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在五连阻击日军时,王震命令第一大队投入战斗,第二大队迅速驰援,坚决消灭来犯之敌。
  入夜,反击部队分别进入指定位置。晚8点,一声冲锋号,各路部队同时向无名高地的日军发起进攻。担任主攻的二连,在连长朱新阳的带领下一跃而起,投出一批手榴弹,便冲入日军阵地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朱新阳的腹部受伤,肠子流了出来,他一手将肠子塞了进去捂着伤口,继续指挥战斗。日军在南下支队3面夹击下,见大势已去,急忙收集残兵突围逃走。朱新阳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这次战斗击毙日军70余人。

发帖
422
铜币
475
威望
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1-27
曾几何时,也许这只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经历,但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现在提起这样的事情,则更像是一种神话和传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