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059阅读
  • 0回复

《走基层 看发展》:思路大调整 带活“小农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命运天空
 

发帖
2377
铜币
26143
威望
56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6-26

  火凤网(湖北新闻联播)       今年中央和省对湖北的民办公助项目补助资金是8000万元,但湖北省水利部门却用这笔钱带动了2个亿的投入,这些钱用于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效益,让农民受益一辈子,他们是如何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呢?

记者:李芳  :

同期声【" 这里是黄冈一片非常普通的板栗林,也是以前的水利死角。您现在看到的这样规范的渠道并不是施工队完成的,而是当地农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自己动手修建的。那么是什么促使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到水利建设中呢,专家告诉我们,这全靠建管思路的大调整。 "】
 
     小型水利设施常常是影响水源到田的“瓶颈”,以往建设资金广撒“胡椒面”,不仅导致工程质量标准不高,更重要的是调动不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去年开始,湖北省实施“民办公助”兴修小型水利的方案,开始了理念上的一次变革。

<采访人> 湖北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  马礼平 :
同期声【" 什么叫民办公助 就是老百姓投工为主体 国家给予适当的补助 用一定的资金引导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各级政府出资“以奖代补”、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实行“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这一符合农村特点的政策带动了农民的建设热潮。专业人员在技术上把关,农民全程参与水利设施的修建,便于他们把自己的意愿体现在工程中。今年,蕲春、团风、通山、浠水等项目区的农民已经开始受益。

<采访人> 团风县下石冲村村民  陈济光 :
同期声【" (你投了多少个工?)投了30个工(大概30天?)是的 国家出钱 我们就出点力 我们种田靠水的 水来得好 我们田就有收成 没有水就没有收成 去年二季稻干得不得了 今年随时放水水就来了 就收成好 "】

<采访人> 蕲春县水利局局长  朱启文 :
同期声【" 以前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农民个人投资他没有这么多资金 第二光靠国家投资 国家也有困难 现在国家实行了民办公助这种形式以后 你干我就补 你不干我就不补 这样双方的积极性就发挥起来了 "】

    “民办公助”对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以项目制进行管理,对资金使用、质量标准等情况严格把关,统一验收。农民投入了劳动,又从工程中受益,这样他们就会自愿对设施进行管理,实现长久受益。

<采访人> 湖北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  马礼平 :
同期声【"  今年中央和省对我省的民办公助项目补助资金是8000万元 带动了我们全省农民投工投劳投资近2个亿元的社会效益 效果十分明显 是我们今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一个趋势 "】

【 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蓄排灌、高产稳产农田、农业物质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  】

<采访人> 记者:李芳 :
同期声【"  在湖北,"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民办公助兴建小型水利的新机制,使水利死角旱能灌,涝能排。随着受益面积的不断扩大,湖北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将大大提高。 "】

【(加音乐,不配音)展望五年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将基本完成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基本解决农村160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26个小康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完善长江、汉江防洪体系;完成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    

(湖北台  李芳  刘刚 )   
(转载请注明: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网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