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80阅读
  • 0回复

结盟高校搭建平台对接项目 黄冈“借智”转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ky
 

发帖
3462
铜币
23255
威望
18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7-28

  后发怎样争先,后来如何居上?黄冈启动市校合作,推动创新创业,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宏源转身,后发期盼大平台
  如果没有与高校合作,宏源药业不会有今天。
  10年前,这家化工企业濒临破产。一个偶然的发现,厂家的眼光被“乙二醛”的新产品吸引。作为新开发的精细化工产品,当时市场几为国外垄断。
  在复旦大学实验室里几度磨砺,中国版的“乙二醛”终于从大别山走出。宏源,从此改变命运。2009年,“乙二醛”生产工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到40%以上。
  尝到甜头的宏源人铺开更大平台。以清华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为依托,开发生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系列产品;以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依托,研发医药产品。如今,宏源药业拥有7个系列30多个新产品,年产值突破10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宏源的华丽转身,为黄冈带来一片思想的亮光。
  作为农业大市,工业水平低,产业底子薄,更缺少“高大上”的新技术项目支撑,科学发展如何一步到位?黄冈市委、市政府决定,推动全市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营造转型升级大平台。
  市委书记刘雪荣先后带队走访华科大、武汉理工大等高等学府,与校方共谋合作大计;市长陈安丽带人直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院校,热情“吆喝”学界精英到黄冈创业;市政府投资1.3亿元,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相关部门设立首期5000万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5000万元创业专项贷款,支持高校成果在黄冈落地……
  自2013年以来,黄冈结合产业需求,积极促成本土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姻,争取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向老区延伸,吸引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目前,该市已建国家级、省级科研延伸平台6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专家11人,争取26名专家教授到黄冈挂职,转化落地科研项目41个。
  行星升空,“智造”辟开大市场
  借智高校,老区企业演绎新传奇。
  2013年,湖北行星传动设备公司正为开拓市场发愁。当时,世界经济疲软,欧美同行的产品垄断中国市场,该公司销售增幅由上年度的100%锐减至个位数。
  夺回市场,技术突破是关键。由黄冈市政府做媒,该公司联姻武汉理工大学,共建“武汉理工大学湖北行星传动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陈定方教授率领专家团队入驻,共同开展非圆齿轮传动系统等5项技术攻关。
  “制造”变身“智造”,市场大门洞开。扬州广兴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顶管机企业,关键部件一直用“欧洲制造”,得知湖北行星传动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可媲美欧洲货,该公司一口气下了30台订单。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单一生产企业,成长为集科研设计、加工制造为一体的中高端行星减速机专业制造商;从年产值几十万元到形成2.5亿元产值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湖北行星以自己独特的轨迹证明,“借智”高校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
  通过政府搭桥,黄冈采用联合研发、技术入股、成果引进、延伸转化等多种模式,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祥云化工、天雄科技、正茂集团等一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龙辰电子、兴和股份等以股权激励引进核心技术;三泰纺织、尚塞服饰、雅比家纺等13家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成立技术创新联盟,开展电子纺织品等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
  据介绍,该市去年与高校对接技术合作项目达700多个,承担国家“863”项目1个、省重大专项11个,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0余项,实现经济效益近50亿元。
  蕲艾裂变,创新催发大产业
  今年端午节,蕲春借助电商平台销售蕲艾近百万元。
  过去渠道不畅,蕲艾大量积压。这两年蕲春每年通过电商卖出的蕲艾等相关产品达5亿多元。
  用“互联网+”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让互联网帮忙找销路。黄冈许多传统行业通过技术创新、信息化等手段转型升级,迅速适应市场。
  站在新起跑线上,着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实现高点起跳,是黄冈主政者的决断。
  以市校合作为抓手,该市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小微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商务孵化器等创业平台,吸引126家大学生创业团队、34家小微科技企业和30家电子商务企业入驻。
  于是,电子商务在黄冈遍地开花。
  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一个项目激活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电商平台的带动,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去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被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加强传统产业技术和装备改造,推行科技兴业,培育出8家上市上柜企业、1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市校合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去年,黄冈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100家,同比增长45%; 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0多亿元,占GDP比重超过7.4%;6个项目被列为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是3年前的总和;专利申报总量、企业专利授权量增幅全省第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