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76阅读
  • 0回复

省质监局公布五大食品造假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ycadmin
 

发帖
1995
铜币
22151
威望
5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长江网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乐克 通讯员张雪燕)昨日,省质监局公布:8月底开始的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已查处违法案件728件,涉案金额1314余万元。同时,省质监局还披露5大食品造假案件:

  17吨工业碱用于食用油

  近日群众举报,潜江宇通达油脂有限公司涉嫌使用工业盐、工业碱生产加工食用油。执法人员对该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在原料仓库发现工业盐2吨。

  通过查看该公司今年以来辅料和添加剂进货发票,发现该公司在3月12日购进工业液碱17.145吨、工业盐2.5吨。购进的17.145吨工业液碱已在棉籽油加工结束前全部用完。目前,质监部门对该公司立案查处。

  食品添加剂造假团伙被端

  根据举报,省质监、公安部门共42人,组成三个执法组,对分别位于黄冈市蕲春县、武汉市硚口区的三处制、储、售窝点展开突击执法打假行动,一举摧毁了以余某、吕某为首的涉嫌制售假冒团伙。

  现场发现制假原料74吨,包装物、标签1万多个(捆),食品添加剂成品1651件,成品货值金额46万元。

  目前,余某、吕某等人投案,省质监局正全力追查问题产品的流向,目前已从郑州、长沙召回假冒食品添加剂成品12箱。

  4吨大米“黑变白”

  十堰市郧县质监局整治专班江北组在该县青曲镇巡查时,查处了一起涉嫌伪造厂名厂址、冒用质量标志和许可证编号的无证加工大米案。

  该局执法人员发现该处生产加工的大米包装袋有近十种,标注的生产厂家多为湖北省的宜城市、老河口市、谷城县等地,标注的“QS”质量安全标志,且生产许可证编号分别为不同的厂家。经清查,该加工点现场库存以上类型大米3965公斤、包装袋约2000条。

  执法人员全部予以查封,现已对该厂作出责令停止生产、没收产品和包装袋。

  2吨勾兑白酒险入口

  十堰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该市黄龙镇食品加工作坊进行突击检查时,位于黄龙镇小峡路156号的李某白酒加工作坊,现场未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白酒生产许可证,该作坊库存用于勾兑白酒的酒精200公斤,勾兑好的成品白酒2000公斤。目前,十堰市质监局扣押了涉嫌无证生产加工的产品,正按《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要求,立案查处。

  回收瓶灌装碳酸饮料

  在孝感市孝南区朋兴友林饮料厂,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碳酸饮料4888瓶,相关包装40件。经查,该厂还存在使用回收的知名饮料的旧瓶子包装产品、产品无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标识不合格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封存了该厂的成品,并按有关规定查处。

责编:汪晓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