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32阅读
  • 1回复

黄州区农信联社:童四海的“三把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1-16

  2007年1月,黄州区农信联社风险资产经营管理部(下称风险部)成立,童四海走马上任,成为第一任经理。

  风险部承担着4584笔11517万元的置换不良贷款以及全区信用社365笔6536万元的起诉贷款的清收任务,其数额之巨、难度之艰、责任之大,令多少人望而生畏,不敢问津。

  但童四海硬是将这副沉甸甸的重担接了过来。

  因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他的秉性;

  因为,敢于担责履责是他的一贯作风。

  为充分发挥风险部的清收骨干作用,促进全区信用社央行票据监测指标达标,一年来,童四海在上级联社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风险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烧好了“三把火”----

  清收措施多元化

  为了完成全年的清收任务,风险部在童四海的主持下,做到了“三定三全”:

  1、定目标,全面梳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话,童四海拿捏得可谓恰到好处。上任伊始,童四海就发动风险部全体员工对置换不良贷款、依法贷款进行逐笔清理,锁定余额,并与原承贷社、放贷及管户信贷员积极联系,逐户了解贷款的来龙去脉及运行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2、定责任,全额到人。为确保“耕者有其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权责明确,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童四海将风险部分成依法组、大户组和小额组3个清收小组,将全部贷款分解到各组,实行组长负总责、清收人员各负其责的清收责任制,逐组明确清收任务和目标。部与组、组与人签订清收责任状,做到计划到组、任务到人,一组一合同、一人一责任,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3、定举措,全力清收。童四海以他20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要想把清收工作抓出成效,就必须出重拳、下猛药、用实招,甚至要用非常规的手段才能奏效。为此,他带领风险部同仁大力创新清收举措,成效立竿见影。

  一是软硬兼施协调收。黄州区某公司是一家改制企业,拖欠贷款本息221万元长达12年,且态度一贯十分强硬。信贷人员上门催要不行,法院现场执行也不行。鉴此,童四海决定另辟蹊径,带领清收人员与该公司主要负责人“玩”起了“太极”,多方了解该公司的生产现状、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与其拉家常、聊经营、说困难。精诚磨得玉石开,经过多达十余次的上门协调与沟通,该公司最终一次性还贷49万元。

  二是追根溯源迂回收。原赤壁信用社某村,累计欠款475万元,虽然走过依法起诉、拍卖程序,但贷款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为了清收该村贷款,童四海和清收人员不知道跑了多少次路,登了多少次门,说破了多少次嘴皮,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次“闭门羹”,但都不见成效。一次,童四海在和一位信用社主任谈起该村贷款时,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追根溯源,从外围入手呢?说做就做,童四海决定亲自挂帅,将该村贷款列为自己的“责任田”。他带领清收人员逐个走访了贷款的经办人员、管户人员和该村的历任村干,终于理清了贷款成因及“新官不理旧账”的原委,一个崭新的清收思路逐步明晰起来:政策情理开路,法院执行配合,专班日夜坐镇,确保实现清收目标。7月末,该村以出让土地所得价款偿还信用社贷款本息150万元。

  三是佯攻实引跟踪收。重点跟踪监控,抢抓时机清收,是童四海的又一大清收策略。贷款户黄某,于2003年5月在原联社营业部贷款13万元,对清收人员无数次的上门催收,黄某均是置之不理,本息分文未还,属于典型的“认债不还钱”的钉子户。2005年正月,黄某出外打工,信用社与其失去联系。为保全债权,联社对其采取了依法起诉、公告送达等措施,但都因为找不到人,执行未果。一次偶然的机会,清收员曹威了解到,黄某虽然与妻子离了婚,但联系依然很密切。机会!童四海马上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引蛇出洞”的好机会,决不能错过!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率领清收人员,三番五次到黄某前妻家中苦口婆心地讲政策讲道理,帮其权衡利弊。10月15日,在法院无人参与执行的情况下,黄某终于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并筹措资金,一次性还清了贷款本息17余万元。

  四是感情投入借力收。在大额贷款攻坚中,风险部面对的大额贷款户既有拖、逃、废的赖皮户、钉子户,更有胡搅蛮缠、武力恫吓的黑社会成员。想要“虎口拔牙”,又谈何容易!但童四海和他的同仁们为了信用社的权益却无所畏惧,永不放弃。黄冈市某服务公司长期拖欠信用社贷款201万元,无论是信用社据理催收还是法院依法执行,均不见效。为了协调法院尽快执行其主管单位,在3月后连续几个月的时间里,童四海不惜起早贪黑长驻法院、执行局,为领导扫地抹桌、端茶倒水,并主动与被执行单位沟通、协调。功夫不负有心人,童四海真挚的情感、执着的精神硬是感动了各方领导,在法院执行局的斡旋下,该公司的主管单位更从置之不理到多次主动上门协调,最终协商还贷款150万元。

  内部管理人性化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1-16

  风险部年初组建时,凡到风险上班的人都明白:来风险部工作,就是要为全区信用社的清收工作挑大梁的。为了清收,他们的足迹遍布赣州、武汉、蕲春、武穴和黄梅;为了清收,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流下了多少汗水,甚至是“打落牙往肚里吞”!目睹这一幕幕情景,童四海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至今历历在目。为了让大家切身感受到风险部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童四海从年初开始就着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大大增强了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集体归属感。

  一是员工生日大家过。在风险部,人人都有一张通联卡,上面详细记载着员工的联系方式和出生日期。员工过生日,哪怕再忙再累,童四海都要和同志们一道为他举办生日宴会,赠送花篮祝福。花篮虽小情义重,为员工庆贺生日,既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又增添了员工的工作动力。

  二是一人有难大家帮。“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在风险部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一位清收组长的爱人因患“红斑狼疮”长年卧床不起,长期靠中药补品维持,家里常常连买药的钱都付不起,爱人的起居饮食基本上全靠丈夫照顾。但考虑到清收任务艰巨,作为组长的他,连8小时之外的时间也不能保证在家,经常是早出晚归。家人痛苦,他也不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童四海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专门派人去看望他爱人并送去财物。在同志们的热情鼓励和大力帮助下,他克服了家庭的实际困难,工作劲头比原来更足了,他所在的清收小组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重奖轻惩大家忙。重奖轻惩,加强正向激励,是风险部顺利实现全年任务目标的一大基本保障。年初,为有效提高员工的清收积极性,风险部就以联社考核方案为蓝本,制定了“靠业绩拿收入,凭工作论奖惩”的考核奖惩制度,并组织认真学习,做到了人人知晓。在这一机制的激励下,全体清收人员同心所向,各尽所能,都按时完成了清收任务,无一人掉队。

  单位利益最大化

  根据机构网点合并后的物业管理混乱、抵债资产长期无法落实的现状况,5月份,风险部根据联社意见,组建了物业管理组,具体负责全区信用社的物业管理和抵债资产的接收与处置。在对全区信用社的闲置低值易耗品、电子产品、固定资产、抵贷资产等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登记、核实后,物业管理组建立起了一整套物业档案、账册,做到了专人管理,程序规范。物业管理组自成立以来,为赤壁信用社收回历年应收水电费2.28万元、历年应收房屋租金18万元,减少各项资金损失近50万元,有力的维护了信用社的合法权益。

  一年来,风险部在童四海的领导下,已从年初的9人“小分队”成长为现在15人的“大部队”,一支“清收不怕山高路陡,盘活何惧餐风宿露”的战斗集体。其间的磨难,非亲身历见不能尽知。面对单笔最小才1.2元的4000余笔置换不良贷款,他们硬是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提前完成了置换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工作。全年共完成置换额10638万元,处置率95.38%,超计划15.38个百分点;累计收现额347万元,收现率3.01%。共收回依法起诉贷款943万元、“三级一百户”不良贷款615万元,切实发挥了全区信用社清收主力军作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