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941阅读
  • 0回复

从教育之乡到创业之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sky
 

发帖
3417
铜币
32543
威望
125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7-15
【长江网讯】  湖北日报 黄冈兴工,在抓招商引资的同时,重视培植内生型市场主体,推动全民创业,激活民间资本。


  去年,黄冈有两家企业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结束了黄冈无中国名牌的历史,也首次出现了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黄冈本土工业企业开始长大!


  一 黄冈是教育大市,基础教育享誉全国。强势的教育与滞后的经济形成强烈反差,引人深思。


  市委认为,是崇文轻商的传统观念,是怕担风险、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是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束缚了黄冈人创富的手脚。


  舆论引领创业。为培育创业文化,黄冈大张旗鼓地宣传创业典型,营造创业者有功、纳税人光荣的舆论氛围。市、县两级开展了“创业之星”评比表彰。妇联、共青团、劳动等部门也评比表彰了各自群体的创业先锋。表彰对象有社区干部带头创业、科技人员兼职创业、下岗工人自主创业、个体民营二次创业、在外能人回乡创业等各个层面的代表。去年新闻媒体以“激情创业在黄冈”为栏题,突出报道了40个创业先锋的事迹。


  市委书记刘善桥大会小会讲崇商、重商,他说:“企业家是和平时期的民族英雄!”


  针对一些企业老是长不大的现状,市长刘雪荣呼吁民营业主二次创业。一位女老板说,过去办企业以没有贷款为荣,听了市长的报告才明白这是狭隘思想。


  部门服务创业。市、县部门发挥职能,合力推进全民创业。市政协下基层调研、外出考察,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全民创业”建议案。


  市、县两级政协向全体委员发出“我为全民创业作贡献,我为政协履职添光彩”的倡议,一些县市办起委员创新创业示范工程。组织部门要求广大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带头建功立业,建立了党员轮训、党员创新创业信贷扶持、表彰和重奖贡献突出党员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市妇联成立女企业家协会,网罗女企业家600多人,去年先后组织女性创业论坛、“黄冈——温州姐妹情深,共谋企业发展”考察等活动。市劳动部门广泛开展免费性质的实用技能与创业知识培训。


  政策激励创业。黄冈实行内商、外商普惠,“儿子”、“女婿”一个待遇。本地投资者创办工业项目,可同等享受招商引资优惠。市、县财政拿出资金以奖代补,鼓励中小企业上规模。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主实行政府特殊津贴。英山是山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针对创业主体不多的实际,该县允许在职科级以下干部(干警除外)创办非职权影响的经济实体。


  为推动创业、创新,全市在县、乡、村三个层面开展“比学赶超、争强进位”有奖竞赛。各地各打各的优势牌,各走各的特色路,涌现出一批超常规发展的典型。


  二 改制推动创业。按照“放小放活,民有民营”总体思路,黄冈强力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重组和民营化。目前全市工业企业改制面96.7%,基本实现民营化。国企民营化改革解除了体制束缚,激活了各生产要素,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一批能人开始大显身手,成为创业先锋。通过存量引增量,一方面盘活了企业,一方面为民间资本找到了投资方向。


  麻城原10家汽配企业改制后,一批原国有身份职工大胆创业,领头兴办或参与兴办实体,汽配企业裂变为现在的55家,进入我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武穴祥云化工自2003年实行民营化改制以来,五年时间资产总额增加了3倍多,销售收入增长了5倍多。预计到2010年,该集团销售收入有望突破达50亿元。蕲州棉纺公司改制后,新增固定资产达1亿元,纺纱能力由2400锭扩大到10万锭,成为鄂东南最大的纱线出口企业。湖北贵族真空器皿股份公司从单一的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控股企业,注册资本从5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开发的真空电热电器产品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获得一项国际发明专利。目前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创汇600万美元。


  为帮助民营企业成长,黄冈政府积极搭建平台。一是融资平台。组织“驻鄂银行行长黄冈行”活动,促进银企合作。各县市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市经委组成专班,辅导企业上市。二是科技平台。去年4月、今年6月,市政府组织了两次校企合作联席会议,推动武汉高校院所与黄冈企业联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三 人才回归创业。黄冈是人口大市,教育之乡,务工经商人员多,在外学子多,不乏成功人士。黄冈实施“回乡创业工程”,打乡情牌,吸引“资金回流、打工者回乡、老板回家、企业回迁”,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跨越。


  黄冈各地专班抓“回归工程”,建立信息库,创办同乡会网站,广泛收录在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知识型人才和打工成功人士资料;出台了鼓励人才回归创业的优惠办法;通过广泛寄送“一封信”、召开不同形式的联谊会,宣传家乡投资政策。


  今年43岁的汪潮涌是蕲春籍学子,他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后留学美国,受聘于美国华尔街大公司,成为金融投资家,1999年他在北京创办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去年,汪潮涌受亲情感召,回家乡投资,联合国内知名医药企业、院校,打造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园,以文化产业的开发带动医药产业的发展。项目总投资35亿元。蕲春县统计,去年至今,先后引进211个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逾85亿元,其中,属于在外人士回归创业的项目就有83个。
  麻城专门在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回归人才创业工业园”,吸引了110名本籍知识型人才和打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余旭东,曾在新加坡从事高新电池研发。2003年,他将原在深圳的一家电池厂迁回家乡麻城。学子郑光明在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去香港发展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回家乡麻城创办“湖北邦宇药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800万元。


  创业激情在红土地上飞扬。今日黄冈,正成为活力迸发的创业之城。去年以来,黄冈市平均每天有2.5个新企业成立。去年新增民营企业919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7504户,新增注册资本53亿元。今年元月至5月,全市又新发展私营企业421家。该市私营企业总数已达6324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