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今天才召开,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书福早早地在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他今年的两大提案,其中一个就是《关于解决城市停车难,促进道路畅通的提案》。
“治堵”如今是全国各大城市遭遇的共同难题,李书福有什么治堵妙方呢?
限购不能阻碍汽车增长
在短暂寒暄之后,他当即亮出了一个观点:“北京等地的汽车限购令,不会改变中国汽车保有量继续增长的状态。”
他说,当前,由于城市停车位数量滞后于汽车消费的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致使很多车辆在道路两旁违规占道停放,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道路拥堵。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7500万辆,等同日本的保有量,约相当于美国2.85亿辆的四分之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我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2辆,“所以从长期看,中国汽车数量增加是不可阻挡的”。
不过,他也表示,中国各大城市的堵车问题确实日益严重。
消费税归地方,调动地方积极性
汽车消费税是1994年国家税制改革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对汽车产品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征收一道消费税,以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税按照不同车种排量的大小设置了3档税率,作为国税的一种,由汽车制造公司直接上缴中央财政。
“汽车消费税不归地方政府,地方在快速增加的汽车销量中没有获得更多收益,相反却在承担汽车保有量快速膨胀后的交通成本,还需要为解决停车难、用车难问题而耗费巨资。”他说,“一个对政府而言,获益越来越少的事情,政府当然会做出限制其发展的冲动”。
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书福看来,利用税收杠杆“治堵”,是不二之选。
“为调动地方政府解决停车难和道路拥堵的积极性,建议汽车消费税在汽车上牌时由当地政府部门征收留用,作为地方政府解决停车难和道路拥堵问题的财政支持,让地方政府专款专用于停车场建设和道路建设。”他说。
李书福还建议,燃油税也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成,用车多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多,作为地方政府解决停车难和道路拥堵问题的财政支持。
“随着各地楼市限购令陆续出台,地方政府靠卖地已经不能实现财政收入的大幅增收了。如果将汽车消费税转交地方,使其从依靠卖地转向依靠养车来获得财政收入,也将有助于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李书福这样认为。
“如果汽车相关税收归地方,那么地方政府治堵积极性就大涨了,因为车越多,政府税收也越多。”他说,这样地方政府就有更大的动力修更多的桥,建更多的停车场。总而言之,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汽车消费创造良好环境。
此外,他也提到利用社会资本修建停车位,以解决停车难问题。